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2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吴威 《现代机械》1995,(1):34-36
详细介绍了用于CNC系统的具有正偏差特性的二次曲线插补原理及软件实现方法,具有插补算法简便、速度快、精度高及占用内存空间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2.
黄度  吴威  吴承佩 《稀土》2002,23(5):1-4
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 ,在超声分散的条件下 ,以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Span体系为乳化剂制备丙烯酸铕以及丙烯酸铕 (镧 )悬浮液。对体系的稳定性及稀土盐的荧光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镧离子和铕离子之间的荧光增强作用 ,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粒子的形态和粒径  相似文献   
103.
机器人宏/微操作系统精密装配作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具有力觉功能的机器人微驱动末端操作器与普通工业机器人PUMA562组成的机器人宏/微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不仅具备PUMA机器人运动范围大、速度快的优点,而且更具有微操作器工作精度高、频响快的优势。宏/微操作系统在我们开发的轴-孔装配策略的控制下成功地完成了精密装配作业。  相似文献   
104.
文中探讨了激光雷达在通信勘察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激光雷达在通信勘察中的工作原理和优势。然后,阐述了激光雷达在通信勘察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激光雷达在通信勘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未来激光雷达在通信勘察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智能控制重要分支之一的模糊控制,本文主要阐述了模糊模式在智能控制中的研究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智能控制的发展概述,然后描述了模糊模式和其特点以及模糊模式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模糊模式在交叉路口的信号灯智能控制中的应用,表明模糊模式控制能够有效减少单交叉路口平均车辆延误时间,使交叉路口通行更为通畅.  相似文献   
106.
基于构件的分布式虚拟现实应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作义  吴威  赵沁平 《软件学报》2006,17(3):546-558
针对分布式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的构建问题,给出一种分布式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的构造方法.指出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中存在的3种基本构件;重点讨论构件的"语义"互操作问题,通过建立构件的语义模型,提出一种原语-语义构件的构件构造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不存在通信协议情况下的构件之间"语义"互操作问题;给出一种支持可组装的分布式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的基于构件的体系结构以及其中的核心机制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了该体系结构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7.
宽筛分颗粒高压热态最小流化速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80 mm的加压热态流化床实验台上,以4种不同平均粒径的宽筛分颗粒为实验物料,研究了在压力(0.1~4.5 MPa)和温度(20~800℃)范围内实验物料的最小流化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最小流化速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而在相同的压力下,温度对最小流化速度的影响随床料的种类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别。基于Ergun方程和床层受力分析,得到了最小流化速度的计算式,给出了高温高压宽筛分颗粒流化床最小流化速度合理计算步骤,并与其他研究者的关联式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10%以内,为增压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较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提出一种消除物体表面纹理接缝,重建高精度真实感三维模型的纹理融合方法.首先将不同视场的深度图像匹配到同一坐标系下,经过深度图像融合获得物体完整的几何模型;然后确定深度图像和纹理图像的映射关系,并定义复合权重进行纹理融合来获取整个纹理映射图,并进行模型的纹理映射.该方法可消除物体表面重叠区域由于光照变化、几何模型的非完全漫反射以及拍摄视场的改变等外界因素引起的色彩差异,重构真实感三维模型;且对物体的几何形状、拍摄视场没有限制,能够自由拍摄,并实现高精度三维纹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是有效和鲁棒的.  相似文献   
109.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GCS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a wide field of promising applications has emerged to serve millions of users distributed across the world.However,it is challenging to make the service fault tolerance and scalable to fulfill the voluminous demand of user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DN).While many reliable group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have been dedicated to addressing such a challenge so as to accommodate the changes in the network,they are often costly or require complicated strategies to handle the service interruptions caused by node departures or link failures,which hinders the service practicability.In this paper,we present two scheme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The first one is a location-aware replication scheme called NS,which makes replicas in a dispersed fashion that enables the services on nodes to gain immunity of failures with different patterns (e.g.,network partition and single point failure) while keeping replication overhead low.The second one is a novel failure recovery scheme that exploits the independence between service recovery and structure recovery in time domain to achieve quick failure recovery.Our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o proposed schemes outperform the existing schemes and simple alternative schemes in service success rate,recovery latency,and communication cost.  相似文献   
110.
适用于周期休眠MAC协议的分簇时间同步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能量有限,常采用周期休眠的方式工作,而周期性休眠机制的实现依赖于节点间的时间同步方法.基于竞争的周期性休眠MAC协议的典型代表是S-MAC,在S-MAC协议的时间同步算法基础上,通过引入簇控制和边界节点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分簇时间同步算法,该算法适用于周期性休眠的MAC协议.仿真和物理实验表明,分簇时间同步相比S-MAC时间同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网络中的簇数和边界节点数,减少时间同步开销和端到端传输时延,从而节省能耗,延长网络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