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3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针对现有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IEC61850标准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网络化解决方案.给出了IEC61850通信框架下,由站控层、间隔层和网络传输层组成的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的网络架构和实现思路,重点闸述了基于GOOSE机制的防误闭锁方案.  相似文献   
83.
从聚氯乙烯生产、加工和回收利用等环节入手,对聚氯乙烯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开发无污染稳定剂的问题提出了对稳定剂进行功能和使用阶段上细分化的新观点。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聚氯乙烯热降解和稳定化理论研究的追踪,着重介绍了极化子理论在聚氯乙烯稳定化原理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我国聚氯乙烯稳定剂的开发方向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4.
基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雷诺平均N-S方程和RNGk-ε紊流模型,对矩形、半圆形和"ω"吸水室后壁形状的钟形进水流道泵装置进行了三维紊流数值模拟,并分析了钟形进水流道后壁形状对泵装置水力特性的影响。相同流量下,"ω"形吸水室进水流道流线分布最规则,漩涡比其他形状的进水流道小,"ω"形吸水室进水流道水力损失比矩形吸水室进水流道小1cm;出口断面的流速均匀度达到93%,比矩形和半圆形吸水室进水流道高约2个百分点;出口断面速度加权平均角度达到83.5°,比矩形吸水室进水流道高0.6°,比半圆形吸水室进水流道高0.2°;泵装置运行高效区流量范围比半圆形的拓宽了7.3%,比矩形的拓宽了30%。该研究对于完善泵站钟型进水流道吸水室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5.
高压容器充气及气密性试验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套可采取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对高压容器、阀体、管材、连接件等产品安全地进行耐压、气密性试验的充气及在气密试验压力下检测所需漏率值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86.
叶鹏  陈捷 《城市规划》2011,(2):92-96
百姓住房安置是地震灾后重建的首要问题,在大规模的、快速的住房重建过程中,非政府投资类住宅的原地重建涉及的内容最为繁杂,该类项目的规划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结合重建过程中的工作实践,介绍了都江堰灾后非政府投资类住房的原地重建的规划管理,并从原地重建、社区引导下的公众参与、城市建筑风貌保护与规划控制三个方面,对其中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对铝卷材退火炉空载进行温度测量,阐述影响铝卷材退火炉炉温均匀性的各项因素,并做出系统性分析,得出准确有效进行铝卷材退火炉温度均匀性测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采用水中悬浮气泡法测定了温度为275.2K~282.3K、压力为3.56MPa~6.47MPa范围内天然气微小气泡表面水合物膜生长动力学数据。选用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作为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驱动力,研究水合物生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合反应系统压力越高、温度越低的情况下,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驱动力数值的绝对值越大,诱导时间和生长时间越短;水合物膜粗糙程度随着驱动力的增大和反应时间的进行逐渐变得光滑;吉布斯自由能差能够较好描述所测的水合物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89.
文贤利  叶鹏  折海成 《辽宁化工》2010,39(11):1197-1199
对于低渗水平井,水力压裂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措施。而裂缝几何模型是水力压裂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二维压裂模型假设裂缝高度是恒定不变的常数,往往计算的结果跟实际有很大的差距。针对二维压裂模型的不足,进行了拟三维压裂模型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新的裂缝拟三维延伸模型,并且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  相似文献   
90.
某实验楼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施工中,对预应力梁的反拱、钢绞线的应力和筒体的轴向压缩等进行了现场检测.通过工程实测结果和理论计算值的比较,全面分析了随着预应力的施加,影响钢铰线应力损失的设计和施工因素及筒体柱与预应力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