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非线性、冲击性、波动性和不对称负载大量增加,造成诸如电压波动、电压跌落及谐波等电能质量污染日趋严重。电能质量问题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日趋严重,已受到供电企业和广大用电用户的广泛关注。目前,如何有效地提高电能质量是供电部门、电力用户和电力设备制造商共同关注的问题。为此,本刊特邀请了行业专家、供电公司、电力用户及制造单位的技术人员就电能质量相关焦点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2.
逆变器并联是提高微型电网容量及运行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逆变器输出阻抗特性及线路参数不平衡的影响,并联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不能合理地均分,导致系统环流的增加,影响并联系统的稳定运行。研究了微网中传统下垂控制原理及并联系统的功率分配机理,在现有的控制环中引入虚拟阻抗,增强了逆变器输出阻抗的感性,提高了有功、无功的解耦,从而提高功率均分精度,降低了环流。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3.
岳小龙  卓放 《电源学报》2014,12(3):8-13
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的输入输出阻抗,因此,在系统的控制和设计中,阻抗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波电流注入形式,采用这种形式的电流信号进行阻抗测量,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阻抗特性。该方法采用正弦幅度调制,将方波信号频移到不同的频率区间,然后将这些调制后的信号叠加,即可得到一个包含频谱丰富且整个频段幅值衰减都很小的信号。采用这种形式的信号作为扰动电流注入待测系统,相对于注入传统脉冲电流形式的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测量系统高频段阻抗特性;相对于正弦扰动注入方法,测量时间更短。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4.
125.
本文介绍了有源电力滤波器在近年来的一些发展情况,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目前的主要研究问题,分类及其在国外的情况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26.
为解决用电负荷增加带来的配电系统末端低电压问题,提出了柔性交直流切换配电系统,可在提高电压质量的同时保证系统运行灵活性。该配电方案通过在配电线路首末两端装设变流器和断路器组,按需运行于直流配电模态或者交流配电模态。首先,针对交直流配电模态相互切换过程中负荷供电的可靠性,对变流器控制系统和断路器动作时序进行设计,实现切换过程中负荷电压的平滑过渡。其次,为避免极端工况下断路器组的误动作,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和非特征次谐波检测两种判断逻辑,保障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稳定运行。最后,针对错误切换过程潜在的短路故障,在控制和硬件层面设计了保护措施,避免系统设备损坏。MATLAB/Simulink仿真以及实验结果验证了切换配电方案和保护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7.
在电-氢-化耦合系统中,电解水制氢装置在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或参与电网平衡调控的同时,其变负载运行需满足多约束条件,以保证系统各环节安全稳定运行。针对电-氢-化耦合系统中各环节存在的耦合作用关系,详细介绍了系统核心环节——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各环节多约束条件下的系统控制方法。对兆瓦级碱性电解槽的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电化学模型、热力学模型等,同时建立辅助设备压缩机、储氢罐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电解槽温度、电解槽压力、储氢罐压力、下游煤化工环节用氢等约束条件,提出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电-氢-化耦合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在不同的电网功率指令下,对电-氢-化耦合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