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2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正> “等导程”锥形刀具是采用一种新工艺方法加工而成,沿刀齿全长的螺旋角是变化的(小端的螺旋角小,大端的螺旋角大),这就给我们测量螺旋角和导程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从“等导程”的圆锥螺旋线的形成来分析。一、等导程的圆锥螺旋线形成原理从圆锥顶点o沿锥面母线作一固定直线oy,如图1所示。设动点a自顶点o沿oy方向匀速移动。在此同时,圆锥绕其本身的轴线匀速转动,则a点将在锥面上形成一条螺旋线。假设  相似文献   
12.
汽车衡远程集中智能计量系统是一种基于IC卡/二维码提卸货技术、称重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的高集成度信息系统,具备车号自动识别、自动称重、衡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自动过账、视频全程监控、音视频对讲等功能,实现衡器远程控制智能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是炼化企业可以借鉴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一种实时过程控制中的数据挖掘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因此这一领域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根据这一领域的特殊情况,提出一种实时有效的自动数据挖掘算法,以便使计算机能在实时过程控制中自动挖掘,并根据挖掘的结果进行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4.
用氟气表面处理聚乙烯改变表面层化学结构的方法研究表面层的极性对空间电荷形成和注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场强下界面和介质中的空间电荷比聚乙烯多,并在80kV/mm的高场强下表面氟化聚乙烯产生了空穴的注入。  相似文献   
15.
一起220kV主变低压短路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一起220 kV主变低压短路事故的损坏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是主变低压引线过长。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设计主变时,除了对绕组的抗短路能力进行验算外.还应对引线的抗短路能力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16.
以40万t/a PVC为例,对氯化氢的消耗量与盐酸的解析量进行了物料衡算。  相似文献   
17.
通常设计插齿刀在前端面齿顶宽比底边齿顶宽要窄,在轴向上要做成等圆弧难以实现。本文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直齿插齿刀齿顶在轴向上做成等圆弧半径求解的理论计算公式,以及插齿刀修磨到最薄时,仍能满足插制的齿轮齿根公差要求的校核计算公式,从而解决了插齿刀齿顶轴向方向上做成全圆弧或半圆弧的设计难题。  相似文献   
18.
氧化锌避雷器能限制运行设备的雷电过电压及操作过电压,对输变电设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对氧化锌避雷器正常运行和常见的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发现异常或故障时的处理措施,为运维人员对日常避雷器的运行监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胜军 《工具技术》2013,47(1):74-78
用平面啮合原理通俗地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半切顶插齿刀的设计方法与步骤,导出了半切顶插齿刀主切削刃与半切顶切削刃的交点半径的通用计算公式,从而解决了半切顶插齿刀的精确设计,和半切顶齿形的测量。从Y7125型磨齿机的磨齿原理进行分析,从设计半切顶插齿刀中所获得的两个基圆中,求取磨制半切顶插齿刀的半切顶修整角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四川盆地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的开发实践,认为天然裂缝(简称裂缝)是影响页岩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前期裂缝预测大多采用单一技术,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符合率不高,给页岩气钻井及压裂改造等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页岩气叠后裂缝综合预测技术,即:以叠后地震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构造导向滤波、三维体最大正振幅曲率属性提取和蚂蚁体追踪技术,实现天然裂缝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断层、裂缝发育程度高,大断裂主要发育在北西部,断层走向主要为北东—南西向,延伸距离长;向斜区发育大量微裂缝,以网状缝为主,裂缝倾角较大,呈近直立状。采用该技术进行天然裂缝预测,预测结果分辨率高、裂缝分布合理。利用微地震检测、成像测井、钻井等资料验证了该技术的可靠性,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平均符合率达80.6%。文中研究成果可以指导研究区后续页岩气开发,规避钻井风险,提高压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