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1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混杂增强AZ91镁合金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挤压铸造成形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不同含量与粒度的石墨颗粒与氧化铝短纤维混杂增强的镁合金基复合材料.对制备工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相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基体和增强相界面结合紧密,无明显铸造缺陷.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石墨颗粒尺寸的细化而增大.  相似文献   
52.
"领导驾驶舱"是基于多系统数据融合打造出的企业智能管理监控平台,将大数据转换为管理者易于接受的场景和视图,使管理者能直观、便捷、形象地掌握供电公司的整体运营状况,科学、实时、高效地控制和决策。随着国网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公司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使得各专业管理部门使用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海量数据。然而,这些专业数据彼此割裂,系统无法融合,数据价值未能充分挖掘,不能为公司管理者提供"瞭望公司运营全貌、实时决策依据"的企业级运营服务。自2015年10月开始,"领导驾驶舱"的应用已促使武汉供电公司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 000万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3.
球磨工艺对球磨粉末及其烧结组织的微观结构和形态都有重要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低能和高能球磨两种方式对Ti-Al-0.2B wt.%合金粉末进行球磨,研究球磨过程中粉末组织和形态的变化,并将球磨后的粉末进行热压烧结,研究不同球磨方式对烧结组织中原位合成TiB增强相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能球磨过程中粉末颗粒间有机械合金化发生,其烧结组织中生成的TiB为细长态,在基体中分布均匀,没有联结的粗晶或成簇生长现象。对于高能球磨,粉末颗粒细化效果明显,颗粒平均尺寸降至1 μm,球磨过程中除了机械合金化还形成了Ti(Al)过饱和固溶体,并在球磨后期形成了非晶结构。经高能球磨的粉末烧结后,组织中生成了均匀分布的纳米级TiB晶须。  相似文献   
54.
建筑工程中由于使用功能等方面的需要,往往将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成反梁。在此以衢州某小区3#住宅楼工程项目为例,从反梁结构设计计算(包括抗弯、抗剪、局部受压承载能力计算)、反梁构造设计两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反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塑性变形对搅拌铸造铝-铅轴承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新的铸造技术生产系列铸造铝铅轴承合金,含铅量的变化范围从0%~25%。研究了轧制后铝铅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随铅含量的变化规律,与铸态相对比结果表明,变形合金的铅颗粒和硅颗粒被大幅度细化,其分布明显改善;变形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明显高于铸态合金。  相似文献   
56.
汽车排气歧管用球墨铸铁的热疲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汽车排气歧管材料高硅钼球墨铸铁和高镍球墨铸铁进行热疲劳试验,发现热疲劳裂纹总是出现在晶界处和碳化物附近,碳化物的粗大容易促生裂纹,并且裂纹处的氧化作用会加剧裂纹的扩展.同时发现,热疲劳裂纹总是在试样表面出现,并且加热温度越高越容易出现疲劳裂纹.在相同条件下,高硅钼球墨铸铁更容易发生热疲劳现象.  相似文献   
57.
稀土在铝—硅合金中的分布和变质过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俄歇微探针定点成份分析和X射线粉末照像方法分别对稀土在初生Si颗粒和共晶组织两相中的存在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变质剂使初生Si颗粒由开花状板片变成多面体颗粒状。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和稀土吸附并阻碍Si相沿孪晶凹坑的生长有关;在Al—Si合金中,微量稀土主要存在于Si相,在Si相中分布较均匀,未发现选择性吸附和明显的浓度偏聚;微量稀土变质剂(0.09%加入)没有明显的形成化合物倾向,稀土在Si相中的固溶量浓度与杂质属相同数量级;稀土变质似不形成Si相的异质核心。  相似文献   
58.
开发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系统阐述了地震动特性对结构破坏的影响、工程上增加阻尼的4种方式及研究材料滞回耗能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开发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构想.研究了开发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实验基础,提出了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力学模型及其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实践展望了Fe/Zn抗震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在提出Fe/Zn抗震复合材料思想基础上,为验证Fe/Zn复合材料具有抗震耗能作用,采用国际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材料的性能作数值仿真,采用瞬态时程分析的方法,计算了Fe/Zn复合材料在地震波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结果表明,Zn在地震波荷载作用下进入塑性阶段,形成了滞回环,证明Fe/Zn复合材料有抗震耗能的作用,而Fe部分还处于弹性工作范围,保证结构不发生破坏,并为结构提供足够的恢复力。  相似文献   
60.
本文研究了Al—Si共晶合金中镁对稀土变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单独加镁或稀土,对共晶硅都有一定的变质作用,当镁与稀土按一定配比同时加入时,其变质能力急剧增强。且随着镁量增高,最佳稀土变质量明显减少,这种影响的定量关系可用一条稀土与镁的临界变质含量曲线来表示,从而得出,镁对稀土变质有较强的激化作用的结论。文中所列镁、稀土与机械性能关系的曲线认为,含Mg0.6~0.8%的合金,加入0.05~0.09%RE(混合稀土)时,合金综合机械性能最好。继续提高镁量与稀土量都会导致性能降低。此外,还对激化机制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