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低压微网逆变器的“虚拟负阻抗”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虚拟负阻抗"的控制策略对低压微网中的并联逆变器进行控制,该策略包含"虚拟负电阻"和虚拟电感两部分。"虚拟负电阻"用以降低由阻性线路引起的功率耦合,并减小并联系统输出电压降落;虚拟电感使逆变器本身的输出阻抗呈感性,调节系统感抗匹配程度以提高无功分配精度;分析非基频暂态稳定性对"虚拟负电阻"取值范围的限制,提出增大该取值范围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使并联逆变器能稳定运行于基波系统阻抗角位于第二象限的新区域,可提高线路参数漂移和估算不准确时的系统性能。此外,给出用波德图对并联逆变器功率环路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配电网电力电子装备的互联与网络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在配电系统中获得迅猛发展,其主要功能从传统的电能质量调节、可再生能源接入和用户侧的节能用电等,扩展到配电网的电能双向、甚至多向流动控制以及复杂的电能调控管理。因此,电力电子装备传统的独立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复杂的配电网的需要,亟需将相互独立的电力电子设备互联起来以实现整体协调和控制,从而真正做到能量和信息集成的一体化网络。这种发展趋势既给电力电子技术本身带来新的挑战,又为配电网带来新的变革,并促进直流配电网的发展。该文综述了配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网络化的重要性及其概念,讨论了电力电子装备的发展方向,并从功率和通信两个层面探讨了电力电子网络化所需的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直流配电网的特点、可能的组成架构以及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3.
模块化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线性功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AN总线模块化光伏发电系统的传统控制方案中,控制性能受到CAN总线传输速度的影响,动态特性较差。本文根据光伏组件与逆变器的功率特性曲线,分析了系统动态特性与光照变化时母线电压波动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线性功率控制方法,有效地缩短了系统的响应时间,从而很好地抑制了光照变化导致的母线电压波动,提高了并网电流的品质和系统的可靠性。论文详细分析了线性功率控制中线性斜率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控制方法的实现方式和设计流程,并搭建了实验原理样机进行系统动态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充分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
C-filter LCC断续工作模式逆变桥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于谐振电流断续模式(DCM)的容性滤波LCC谐振变换器易实现软开关,能可靠高效地工作。同时,它具有优良的调压特性,拓扑上无需输出滤波电感,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然而,目前缺少开关管损耗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导致工程上难以实现可靠的系统热设计。针对工作于DCM下的容性滤波LCC谐振变换器,进行了逆变桥部分的开关管损耗分析。利用谐振电流的封闭表达式及开关管的特性数据,得到了开关管损耗的理论计算方法。最后,以一个输出指标为直流3.6 kV/0.3 A的谐振变换器为例,给出了逆变桥IGBT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损耗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有正确性。  相似文献   
45.
为测量电缆导体运行温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耦合原理的电缆导体运行温度直接测量方法,通过在电缆接头处植入测温传感器,直接获取电缆导体的运行温度。与现有的测量电缆表皮温度后根据热力学模型计算导体温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快速精确测量电缆接头处导体的实时温度,从而及时发现局部发热点。根据传感器电路结构的不同,直接测温技术分为2种基本方式:有源传感器方式和无源传感器方式。有源传感器方式的测温精度较高,而无源传感器方式则具有传感器体积小、测温范围宽的优点。详细介绍了一种有源传感器测温模块的安装方法,并搭建了测试系统,进行了阶跃电流下单芯110kV电缆的模拟现场温升试验。结果表明,植入的传感器模块不影响电缆接头的电气性能,所测温度与模拟回路直接测量的温度曲线在形状及响应趋势上完全一致,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常压介质阻挡放电对聚苯乙烯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介质阻挡放电(DBD)是工业上非常有前途的处理材料表面的环保技术,于是采用常压DBD产生的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聚苯乙烯(PS)薄膜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接触角测量、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研究了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前后PS薄膜的表面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PS膜表面润湿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S膜表面粗糙度增加,而且在表面10nm范围内引入了含氧和含氮的官能团.等离子体处理后PS薄膜润湿性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由表面粗糙化和引入含氧、含氮极性官能团的复合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47.
用离心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氧化铝陶瓷复合钢管,用X线衍射仪测定了陶瓷层的相成分,研究了添加剂SiO2对陶瓷复合钢管孔隙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功率逆变桥闭环控制系统的Saber仿真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aber仿真软件是当今世界上功能强大的电力电子仿真软件之一 ,采用Saber对功率逆变桥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 ,建立了多环控制模型 ,获得控制参数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 ,实验证实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为通用闭环系统Saber模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二进制遗传算法和八进制遗传算法的函数优化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遗传算法在寻找函数最优值方面的应用,比较分析了二进制遗传算法和八进制算法的函数优化结果。计算机仿真的结果表明二进制编程遗传算法在函数优化中要优于八进制编码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50.
刘振来  何湘宁 《电讯技术》2006,46(6):207-209
根据压控器件的特点,设计出了适用于任意占空比的磁隔离驱动电路。通过仿真,进一步得到最优化的实际驱动电路,最后给出了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