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科学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蒙古通辽波的映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内蒙古通辽电磁波的观测资料,发现该观测项目异常与中强地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有一定的映震规律性。得出利用电磁波似可进行台预报地震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
土壤中的含汞量与土壤中岩石粒径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弄清土壤中的含汞量与土壤中岩石粒径大小的关系,采集了内蒙古通辽市的130个第四系松散地层土样,用热释法测量了土壤中的含汞量,结果表明,土壤含汞量的大小主要受区域地质条件和构造活动强度的控制,同一地质区域内土壤含汞量的高低受岩石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岩石颗粒小,土壤含汞量高,反之,则相反。  相似文献   
23.
第七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科学讨论会于1985年6月18日至21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市举行。会议由波兰科学院大地测量委员会、克拉科夫市斯坦尼斯拉夫——斯坦斯科采矿与冶金大学和华沙测绘研究所联合主办,并得到IAG的支持。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邀集有关专家在一起交流和讨论1981年慕尼黑第六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讨论会以来所获得的有关科学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资料。会议的地点设在克拉科夫市斯坦尼斯拉夫——斯坦斯科采矿与冶金大学内。  相似文献   
24.
大数据为滑坡研究带来了新机遇,但由于数据类型复杂、语义关系多样、共享机制不明等问题,对滑坡数据深层挖掘仍然有限,在滑坡研究中大数据优势较难发挥。提出一种面向工程地质领域的滑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抽取、融合、结构化多源异构滑坡知识,实现对滑坡知识大数据的询查、关联和推理。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结合方法,划分滑坡概念和本体,形成以滑坡野外调查、滑坡评价、滑坡类型、滑坡地貌特征、滑坡形态特征、滑坡致灾信息、滑坡活动状态、滑坡成因机制、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滑坡防治措施10大类知识为基础的滑坡知识体系,建立了包括概念层、属性层、关系层、规则层、实例层的知识图谱模式层;从广阔数据源抽取滑坡知识信息、建立语义网络,对冗余知识进行融合,构建了知识图谱数据层;利用Neo4j平台存储滑坡知识,实现了知识可视化与检索,为滑坡机理研究与防灾减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所提的滑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可拓展到其他类型灾害知识图谱研究,并与其他学科领域产生联系,促进学科深度交叉与融合。  相似文献   
25.
西太平洋边缘海由于地形特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们与开放大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通程度很不相同,用三个比值即:海槛深度与海盆最大深度的比值(S/B),海峡通道宽度与海区面积的比值(P/A)以及通道截面积与海盆体积的比值(C/V)来描述它们的封闭程度,结果表明,日本海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封闭程度最高,而爪哇海和东海的封闭程度最低,而不同封闭程度的边缘海对冰期旋回的反应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26.
岩土体的导热系数是重要的物理参数,在岩土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秭归地区的黄陵背斜西翼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标准地层剖面,以秭归地区黄陵背斜西翼岩层陆源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导热系数试验研究,可为我国南方地区开展地热能开发、隧道工程及矿产开采等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探究了各岩层岩石导热系数与岩石颗粒组分、胶结物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试 验 结 果 表 明,黄陵背斜西翼陆源碎屑岩导热系数差异较大,在0.72~4.47 W/(m·K)之间,且导热系数大小为石英砂岩>粉 砂 岩>泥 岩。陆源碎屑岩导热系数受岩石岩性、颗粒组分、粒径、胶结类型及含水状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7.
28.
Fatigue analysis of the taut-wire mooring system applied for deep wat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cisely predicting the fatigue life of taut-wire mooring systems has become an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problem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since there are still difficulties in th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ooring lines in a rough sea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n deep waters. 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fatigue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a polyester taut-wire mooring system of an FPSO based on the time domain dynamic theory, rainflow cycle counting method and linear damage accumulation rule of Palmgren-Miner. Three influential factors in the fatigue analysis including the pre-tension, dynamic stiffness and T-N curve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wo polyester T-N curves, one is from the DNV- OS-E301 and the other is from the API-RP-2SM, are adopted in the calculation. The fatigue analysis of the mooring system after one-line failure is also carried ou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atigue life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T-N curve. The fatigue lif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re-tension, and is largely reduced i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ynamic stiffness caused by cyclic loading. The analysis also proves that one-line failure has remarkable effects on the fatigue lives of other mooring lines. The present parametric and comparative study is believed to be meaning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aut-wire mooring system for deepwater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9.
能源桩是将地埋管换热器置于建筑桩基础中来实现地下换热的一种新型的地源热泵技术。然而,不同季节运行条件下,冷热变化导致的能源桩桩身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会影响能源桩的持续使用甚至危及建筑的安全。因此,寻找到一种热力学性能较好的桩身混凝土对能源桩技术安全使用和推广至关重要。探讨了桩身素混凝土和掺入不同含量的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桩身加筋混凝土热力学特性。导热系数测试表明,钢纤维的掺入能提高能源桩桩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聚丙烯纤维的掺入降低了能源桩桩身混凝土的导热系数。钢纤维掺入量为1.3%时,导热系数最大,为2.44 W/m·K;热力学梯级加温试验表明,能源桩桩身混凝土掺入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均能有效减小应变,钢纤维最大应变减少量为62.43%,聚丙烯纤维最大应变减少量为61.11%;热力学全过程试验表明,钢纤维能有效减少制冷收缩应变,全过程中应变最小。综合对比3种能源桩桩身混凝土热物性参数及热-力学特性可知钢纤维加筋混凝土更适合作为能源桩桩身材料。  相似文献   
30.
无人机低空遥感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已经成为获取地形数字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高山峡谷等地形高差大的区域,采用常规无人机立体航测方式不仅难以获取测区高分辨率影像以满足大比例尺成图需求,且效率较低.本文总结了一套基于无人机航测的高山峡谷区大比例尺地形图快速制作方法,并以西南某测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且利用野外实测数据对地形图成果精度进行验证,完全满足1:500地形成图精度要求,对实际测绘生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