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地球科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ITRF2005��CGCS2000����ת�������뾫�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ITRF2005??CGCS2000????????????????????????????????????????????????????????????????????????????????????????λ?????????????ü??????????????????????????????????????????????????????????????,??????????????????????1~2 cm,????????????????  相似文献   
22.
比较了IGS发布的相对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与绝对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分析了两种不同模型对精密单点定位(PPP)参数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天顶对流层延迟(ZPD)的估值存在5mm左右的差异,接收机钟差参数存在3ns左右的差异,估计的测站坐标高程方向有1cm左右的差异。使用绝对天线相位中心模型估计得到的ZPD精度优于5mm,高程方向定位精度约为1cm,接收机钟差估计的精度达0.1ns。  相似文献   
23.
针对目前导航工程专业卫星导航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对学生系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不足问题,将卫星导航与嵌入式系统集成开发相结合,设计建设了软硬件相结合的卫星导航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详细介绍了该实验平台的软硬件构建方案以及实验课程内容建设。该实验平台已投入实际实验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4.
利用GPS精密单点定位进行时间传递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分别采用IGS5min和30s间隔的精密卫星钟差产品进行单站时间传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利用5min间隔的卫星钟差产品,还是利用30s间隔的卫星钟差产品,静态PPP都可以实现0.1~0.2ns的时间传递以及半天内稳定度达到1×10-15~2×10-15的频率传递。在短期内,相比于5min间隔的卫星钟差产品,利用30s间隔的卫星钟差产品能较明显地提高静态PPP钟差解所体现的频率稳定度,PPP钟差解的精度略有提高;在长期内,使用这两种钟差产品获得的PPP钟差解的精度及其所体现的频率稳定度相当。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接收机类型、测站地理位置及卫星PDOP值三个因素对精密单点定位收敛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接收机对PPP收敛速度有一定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纬度差异及PDOP值大小对PPP收敛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6.
GNSS反射测量(GNSS-R)技术凭借其数据来源广泛、低成本、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地表与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已成为海面高度(SSH)反演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3~6个月内的短期GPS潮位反演,难以反映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年际特征,且在动态海面改正时仅考虑了垂向速度的影响,忽视了海面波动的垂向加速度,导致低潮位与高潮位的反演精度较差。基于此,以法国某一岸基跟踪站——BRST站为例,利用其连续3年的BDS/GPS/GLONASS/Galileo四系统反射信号,通过Lomb-Scargle谱分析和二阶动态潮位改正模型,采取稳健回归策略反演海面高度,并将最终结果与验潮站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潮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GNSS-R技术反演结果与验潮站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演精度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均方根误差(RMSE)为7.57 cm,相关系数为0.935;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秋、冬季平均海面高度偏高,夏季平均海面高度偏低,且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存在着相反的趋势;M2、S2、K1、O1、N2、K2、P1、Q1、M4等9个分潮的振幅差为0.0...  相似文献   
27.
GNSS干涉测量(GNSS interferometric reflectometry,GNSS-IR)技术已经成为探测地表环境特性的一种新兴被动遥感技术,综合利用从土壤反射的GNSS信号中提取的相位、振幅、频率特征,提出了一种多类型特征数据融合的GNSS-IR土壤湿度反演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结果表明,多特征融合的LSSVM、RF和BPNN模型反演得到的土壤湿度与参考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0.953和0.980,对应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5、0.035和0.032 cm3/cm3。相比于单一特征反演法,土壤湿度反演精度和可靠性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8.
单站GPS载波平滑伪距精密授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单站GPS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授时的原理和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单站GPS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授时的技术难点和授时精度评定的表征量,并编程对IGS站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单站GPS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精密授时的绝对钟差精度可达到ns级.  相似文献   
29.
对比分析了CSRS-PPP、APPS、GAPS、magicGNSS 4款在线PPP服务系统对钟跳数据的处理能力。结果表明,CSRS-PPP的稳健性最好,能够有效处理三类ms级钟跳的数据;APPS能够有效解决第一类ms级钟跳对定位的不利影响,但其对第二类ms级钟跳缺乏必要的控制;GAPS则完全没有顾及钟跳的影响,当发生第一、二类钟跳时,定位结果反复重新初始化,严重影响了PPP的定位精度;magicGNSS的稳健性最差,即便是对于许多不存在钟跳的数据,其定位结果也相对较差,甚至经常出现解算失败的现象。此外,还对计划升级为在线PPP服务系统的TriP 3.0的钟跳处理能力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够有效处理各类钟跳数据,定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30.
顾及电离层延迟高阶项改正的精密单点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顾及电离层二阶项和三阶项延迟改正的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型。利用全球均匀分布的38个IGS跟踪站,对比分析了不同纬度、不同电离层环境下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GNSS观测值以及静态PPP解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离层高阶项延迟对低纬度地区的静态PPP的定位结果影响最为显著,可达3~5mm;而对高、中纬度的影响则较小,分别为亚mm和mm级水平;且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南北(N)方向,呈向南偏移的趋势,尤其是在低纬度地区,该分量可达3mm以上,是E方向和U方向的2~3倍。此外,电离层活跃程度对定位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其活跃期影响值相对于平静期影响值高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