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1961~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风蚀气候侵蚀力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雅鲁藏布江流域13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公式计算雅鲁藏布江流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分析雅江风蚀气候侵蚀力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雅江流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分布范围为4.2~31.9,平均值为14.7。从空间分布来看,风蚀气候因子指数由西向东呈减小趋势,西部可达40,东部加查-米林段降到了5左右。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最大为8.5,冬季次之为5.2,夏季、秋季都很小。雅江流域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年、春季、秋季、冬季下降趋势显著,夏季上升趋势不显著。通过Mann-Kendall(M-K)检验分析可知,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在1987年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62.
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体系架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以地理信息的生产、建库、集成管理、分发利用流程为主线,重点研究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实现以集中式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为基础,以分布式专题信息管理为基石,以网络化的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为表现形式,以电子政务内外网为依托,通过建立地理信息获取与维护体系,地理信息集成管理与共...  相似文献   
63.
关于软土状态确定标准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状态是软土勘探、设计和施工中常用评价内容或依据。由于状态确定依据差异, 使结果颇多出入。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更换排气孔橡皮薄膜排除XG-4型测汞仪吸气流量达不到规定的故障简易排除法,指出此法同样适用于与测汞仪配套使用的大气采样器。  相似文献   
65.
山区大倾角地层地震资料处理的困难来源于动校正量、静校正量的非线性耦合,以及偏移量大造成的CMP道集围绕真实面元位置的发散。就几何地震而言,这三个因素是以非线性方式耦合在一起的。在讨论偏移、动校正、静校正耦合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坐标变换法结合某区实际资料,研究了如何用常规处理软件系统来处理山区大倾角地层地震资料的问题。这一实例对于促进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应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6.
丝状蓝藻作为荒漠区的先锋拓殖生物,在干旱半干旱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3个不同生物气候区(民勤,大陆性荒漠气候;盐池,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玛曲,高原大陆性气候)藻结皮中培养分离到的67株丝状蓝藻进行丝体的形态描述和16srR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67株丝状蓝藻隶属于颤藻目(Oscill...  相似文献   
67.
若尔盖盆地沙漠化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若尔盖盆地是黄河水源的重要补给区,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作为生态敏感区,在自然环境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影响下,若尔盖盆地出现了湿地萎缩、草场退化、沙地增加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若尔盖盆地沙漠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进而阐述和分析沙漠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若尔盖盆地广泛分布的古风沙沉积物是现代沙漠化的沙物质来源,地表致密草皮层的机械破坏,使下伏松散的古风沙沉积物暴露,是形成沙漠化的关键一步;随后在风蚀、雨水冲刷及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松散的古风沙沉积物被侵蚀,引起草皮层坍塌,导致古沙丘活化,风沙活动加剧,形成风沙沉积;若尔盖沙漠化是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因素是其主导驱动因素,鼠类活动和热融沉陷、滑塌是沙漠化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8.
青海湖滨土地沙漠化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正毅  李晓英  肖建华 《中国沙漠》2015,35(6):1429-1437
在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为活动的影响下,青海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正面临土地沙漠化、湿地萎缩、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青海湖滨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青海湖滨广泛分布的古风沙沉积物是现代沙漠化的沙物质来源,现代流动沙丘的粒度特征与古风成沙丘粒度极为相似,两者的继承与改造关系极为明显。草皮层及其下的粉沙土层是古沙丘的保护层。保护层的机械破坏,使下伏松散的古风沙沉积物暴露,是形成沙漠化的关键一步。随后在风蚀、雨水冲刷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松散的古风沙沉积物被侵蚀,引起草皮层坍塌,导致古沙丘活化,风沙活动加剧,形成风沙沉积。流水侵蚀和地层沉陷是导致草皮层机械破坏的主要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河流沉积,风沙入湖,都可使沙地面积增加,但仅限于湖边局部地方。  相似文献   
69.
����VRSϵͳ�ľ���������ʵ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RS???????????????????????????????????????????????????????????????3 cm??????Ч?????????????????????????Ч???  相似文献   
70.
贵南县木格滩流沙区是共和盆地最大的连续沙带,当地现代沙漠化是由古沙丘活化形成的,但古沙丘活化过程尚不明确。通过实地考察、遥感卫星影像解译、DEM高程数据分析、沉积地层分析及粒度测试,对贵南县土地沙漠化驱动机制从微观层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古沙丘表面发育良好的草皮层及粉沙土层是古沙丘的保护层,保护层完整性的破坏,使下伏松散古风成沙暴露,遭受风蚀,形成侧向凹槽,引起草皮层或粉沙土层崩塌,使更多的古风成沙暴露。风力侵蚀与重力侵蚀交替进行,导致风蚀坑不断扩大,相互连接成片,形成流动沙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