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概述了积尘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影响,提出积尘通过影响辐照度、温度来影响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和最大功率(包含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并分析了降尘量、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频率、风速和风向、湿度、地表植被与空气污染、光伏组件表面封存材料的材质、光伏组件放置的倾角和方位角等因素对光伏组件积尘的影响。最后提出:(1)从微观角度深入研究各种因素对光伏组件积尘的影响;(2)加强研究空气质量、气候特点与光伏组件积尘的关系;(3)建立光伏组件发电数据和积尘状况长期远程监测系统;(4)就积尘对光伏组件功率的影响进行专项评估,并考虑清洁积尘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52.
江西九江-瑞昌震区的尾波衰减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单次散射模型,利用数字地震记录资料研究和讨论了江西省九江-瑞昌震区的尾波衰减特征,获得了可信的结果。经过计算,震中距30 km内的5个地震台站得到Q0值在75~79内波动。η值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九江台和范镇台η值为0.86~0.88;丁家山、狮子洞和武皎台η值为0.94~0.97,这种差别可能与台站方位有一定的关系。考虑到此次地震的破裂尺度不会太大,可采用后3个台的计算结果,拟合得到九江-瑞昌震区尾波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Qc(f)=(77.5±15.6)f0.96±0.09。九江-瑞昌震区的Q0值为77.5,η值为0.96,与云南武定、施甸地区接近,这种类似现象是构造运动活跃地区的特征体现还是反映了中强地震破裂区局部介质性质的一种共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参与计算的5个台站最大尾波流逝时间为40~44 s,得到的平均采样体深度约为53 km,相对江西地区地壳平均厚度33 km而言,结果反映的是九江-瑞昌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介质性质。  相似文献   
53.
在整合CSN和青海、西藏、四川区域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的基础上,采用“Cut and Paste”方法研究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序列中M4.7级前震、Ms7.1级主震、Ms6.3级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可能的矩心深度,并结合震中附近活动断裂分布与地表破裂带调查资料讨论了发震构造.结果表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7.1级主震的破裂面为走向129°,倾角84°,滑动角17°,矩心深度6 km左右,矩震级6.8级;Ms4.7级前震的破裂面为走向114°,倾角67°,滑动角-5°,矩心深度11 km左右,矩震级4.2级;Ms6.3级强余震的破裂面为走向123°、倾角89°、滑动角9°,矩心深度6 km左右,矩震级5.7级.本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为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地震破裂时以左旋走滑为主,地表破裂的总体走向与主震的破裂面走向基本一致,前震-主震-强余震的震源性质综合研究可推测发震构造在浅部的倾角陡立,到了深部有所变缓.  相似文献   
54.
55.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测绘行业不断渗透,"互联网+测绘"将成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新常态。本文回顾了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历程,在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测绘4.0"的概念,并详细诠释了其内涵、特征及技术体系。为适应时代需要,本文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测绘地理信息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1个升级目标,推进2个转型工作,落实3项创新任务"的"测绘4.0"实践工作思路,为信息化测绘向智能测绘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6.
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选址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建华  姚正毅  孙家欢 《中国沙漠》2011,31(6):1598-1605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太阳能光伏电站位置的选择对发电成本有直接影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中系统阐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并从并网光伏电站选址的宏观影响因素、微观影响因素以及方法与模型3方面综述了并网光伏电站选址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促进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并为政府和企业在太阳能光伏电站选址、建设及长期规划等方面提供参考,达到科学合理建设光伏电站、有效利用太阳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利用青藏高原69个气象台站的降水量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REOF)、线性趋势分析和累积距平法,系统地研究了1961-2010年青藏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降水变化的差异性.研究表明:近50 a来青藏高原降水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增长率为6.7 mm·(10a)-1;青藏高原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雨季和旱季非常明显,雨季降水占有主导作用;青藏高原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而且年际变化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征;青藏高原降水量变化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采用REOF法将整个高原划分为10个小区,每个小区降水变化都具有不同的特征,除了青海东北部区和青海东南部-川北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外,其他8个小区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58.
从城市勘测单位效益增长的促进因素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此来阐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成为城市勘测单位效益增长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9.
山西奇村井水汞动态的映震能力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奇村水汞动态受忻定盆地区域水化学特征控制,水汞映震灵敏,对山西境内ML≥4.0级地震有很好的前兆异常反应。水汞异常多为短临异常,对地震的时间预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水汞异常反应与地震活动水平、震源深度等相关。   相似文献   
60.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基础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维三分量(3D3C)精细地震勘技术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是弹性各向异性,本文介绍了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一个模拟资料,模型为发育有一组平行裂缝的煤层顶底反射波,考虑了二种典型情形。结果表明利用煤层底部P反射波和S反射波,可以在一般爆炸震源情况下对煤系地层的小断裂进行方位角各向异性研究而得到煤层破碎带的分布和小断层位置。这一结果已在多个地区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