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7篇
地球科学   2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长螺旋旋喷搅拌桩工艺结合了长螺旋穿透较硬地层的能力,旋喷桩与已施护坡桩结合紧密以及搅拌桩有效控制桩径节省水泥的优点,做到了"三合一",尤其适用于北京等硬土地层在已施护坡桩之间做帷幕。通过数个工程实例,证明该工程具有技术可靠、施工高效、安全文明、经济环保四方面优势。  相似文献   
112.
本研究以北京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为例,建立了一种面向轨迹起止特征点(Origin-Destination, OD)的多比例尺可视化表达方法。首先,依据轨迹点描述信息提取OD特征点,并进行无效点清理与排除;然后,利用分布密度指标和辅助行政区划数据实施聚类分析,对OD数据分布空间进行区域划分;最后,定义参量统计各区域间OD数据隐含的流向特征,并设计专门符号进行可视化。其中,通过调整最小区域面积控制参数建立与街区、商圈、城区等不同层次地理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划分,从而获得涵盖3种不同级别的OD数据多比例尺表达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对轨迹OD数据进行有效降维,获取不同尺度下区域间的车辆移动关系,对揭示车流人流时空交互模式及辅助决策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3.
位场边缘识别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归一化标准差法(NSTD)、倾斜角法(Ta)和Theta Map(cosθ)等方法属于比值类方法。比值类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分母接近于0或者等于0这种情况,致使计算结果不稳定,并产生错误的边缘识别结果。为此,对比值类边缘识别方法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加一个大于零的正则化因子,不但解决了比值类方法的数值计算稳定性问题,而且提高了部分比值类边缘识别方法识别结果的精度。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检验了新方法的稳定性、精度以及有效性。正则化因子的引入同样可以改善以比值类方法为基础构建的二阶导数类边缘识别方法的识别效果,如倾斜角总水平导数(Ta-THDR)的识别效果。正则化这一思想不但可以解决比值类位场边缘识别方法的数值计算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比值类方法的数值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14.
符夷雄  杨敏 《地球科学》1996,21(6):645-648
硬质合金的主要缺陷之一是合金中存在的孔隙。目前,消除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热等静压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检测,建立了热等静压与合金有关力学性能参的关系,经热等静压处理的凿岩硬质合金在采掘部门使用的结果,证实了热等静压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钎头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我国钎具和硬质合金生产部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5.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由五台期韧性剪切带和吕梁期韧性剪切带复合而成,五台期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低角闪岩相环境下,吕梁期韧性剪切带形成于绿片岩相环境下。两期韧性剪切带对五台期和吕梁期变质建造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部分地改造了阜平期变质岩。  相似文献   
116.
运用AutoCAD建立大比例尺地形图符号库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  刘雪姣 《河南测绘》2001,(1):4-6,16
  相似文献   
117.
青海东昆仑是中国重要的、极富潜力的多金属成矿带,发育有完整的造山型金矿成矿系列。笔者通过东昆仑成矿带东—西大滩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存在较好的造山型金矿成矿系列空间缺位。航空高光谱遥感异常提取表明,区内发育有菱铁矿、角闪石、绿泥石、绿帘石、白云石、方解石和长-中-短波云母等7类蚀变矿物,不同类型的蚀变矿物组合较好反映出区内构造带的展布。结合区内典型矿床地面ASD光谱测量,对不同地质单元、矿化带的光谱特征分析总结。提出该区金矿床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为菱铁矿+中波绢云母+白云石,地表找矿标志为黄钾铁矾+褐铁矿化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结合矿化蚀变带的矿物成分X衍射分析,认为金矿化受近东西向脆-韧性断层控制。进而,通过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找矿预测技术对区内高光谱异常进行筛选及查证。指出在西大滩、五十八大沟一带具有剪切带型金矿床良好找矿潜力,并构建该区基于高光谱信息的金矿床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18.
泥石流物源的颗粒级配大小对于泥石流的起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亦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矿废石渣构成的矿渣型泥石流,物源特性不同于一般的泥石流。通过对小秦岭金矿区采矿废石渣、尾矿沙、残坡积土的颗粒级配、孔隙度、透水性能的研究,与其他地区泥石流物源级配进行了差异对比,探讨了采矿废渣颗粒级配对泥石流起动的制约影响。研究表明,采矿废石渣松散无联结,粒径变化于0.075~470mm之间,其中大于2mm的砾级含量占总渣量的93.33%,平均粒径为61.2mm,以卵石级为主,粘粒物质几乎没有。粒径小于5mm的废石渣的渗透系数是选矿尾矿渣的103.5陪、残坡积土的2倍、蒋家沟泥石流物源的4.9倍,实际上采矿废石渣堆的渗透系数比试验测试的数据更大。废石渣的松散无联接、高孔隙率及极高渗透性的特点,决定了常遇降水难以导致废石渣堆起动。结合研究区历史上发生的泥石流,构建了堵溃型矿渣型泥石流起动模式,据此提出了清理占据行洪通道的废渣、疏浚行洪通道、修建拦渣挡墙的泥石流防治理念,避免拦沟修筑重力坝。  相似文献   
119.
徐友宁  陈华清  张江华  乔冈  杨敏 《地质通报》2015,34(11):2001-2008
矿山泥石流是山地矿山最主要、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类型。小秦岭金矿区是中国矿渣型泥石流灾害及其隐患的典型矿区,研究其成灾模式对于科学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2010年7月23日泥石流沟的勘查、泥石流泥位与颗粒级配测量、降雨参数分析等,表明短历时、高强度大暴雨(142.9mm/6.42h、雨强52.6mm/h、4.6mm/10min)是7·23泥石流形成的直接激发因素。沟道内挤占行洪通道的人工残存坡地及选矿尾渣为泥石流提供了66.7%的物源。泥石流堆积扇粗颗粒(粒径≥2mm)含量高达92.4%,泥石流最大流速为9.61m/s,最大流量455.05m~3/s,推算泥石流历时112.5s,系一次性、中型规模的水石流,但却造成了8死4伤的灾难。其致灾模式是强暴雨的片蚀作用导致沟源高陡斜坡上的残坡积物形成梳状浅层滑坡群,下滑至沟底,在坡面迅速汇集的山洪作用下转化成沟谷稀性泥石流。沿程通过冲蚀、侧蚀、底蚀作用,不断加大了泥石流规模,沟口残缺的浆砌水泥挡墙堵溃放大了泥石流的灾害效应。固渣、排水、疏浚沟道是治理堵溃型矿山泥石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0.
形状是地理空间要素的重要特征,是人们建立空间概念、形成空间认知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深度学习的特征挖掘能力引入自编码学习方法,对二维地图空间中形状边界上多组邻域尺寸下的多个特征进行集成和整合,为空间形状认知的机理和形式化提供支撑.本文以建筑物数据为例,将建筑物形状边界转换为序列数据,并提取其描述特征;随后结合sequence-to-sequence自编码学习模型,对无标签的建筑面要素数据进行学习训练,形成形状认知编码.试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产生符合形状认知、具有相似度计算意义的形状编码,具备对不同建筑物形状的区分能力;同时,在形状检索和匹配等应用场景中,该形状编码能有效地表示建筑物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与视觉认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