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科学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爬坡沙丘是高原山区广布的一种重要的障碍沙丘类型,其形成主要受地形、沙源和风动力的影响。已有的研究侧重于模拟试验、分布规律、野外观测和沙丘形态等方面,从区域尺度解析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沉积物特征及环境意义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从风沙地貌学、粒度沉积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综合分析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的风能环境、近地表流场、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等。结果表明:(1)由于物源差异,不同气候区爬坡沙丘沉积物粒度组成不同,主要为细沙和中沙,半湿润区分选好而干旱区分选差;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粒度差异较小,且与近地表气流有较好的响应,就地起沙是其形成的基本形式,其中细沙爬坡能力最强。(2)母岩特征和气候环境影响沉积物的化学元素含量,但粒径大小也是造成其空间差异的关键,微量元素主要集中于河漫滩且不同地貌部位差异较小。(3)沉积物中常量元素除SiO2富集外,其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淋失或富集,微量元素大多亏损,淋失与富集程度与粒径密切相关。(4)青藏高原爬坡沙丘沉积物处于大陆风化初期,半湿润区风化程度较强,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风化差异较大,与母岩性质、气候环境及沉积分异有关。  相似文献   
72.
在GNSS失锁情况下,如何基于三维激光雷达进行定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点云匹配或蒙特卡洛定位(MCL)的方法进行定位,存在初值敏感、计算时间长和搜索空间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描述子初始化,确定粗略的位姿,缩小搜索空间,然后使用MCL进行精定位。通过给定描述子初值,预先计算三维网格概率,达到了缩小搜索空间、减少计算时间的效果。初步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GNSS失锁情况下定位精度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73.
本文采用AIC准则优化RBF神经网络参数的方法进行GPS高程拟合,在建立网络模型过程中,对不同的聚类半径由最近邻聚类法求出不同类别的聚类数目及相应的聚类中心和初始扩展常数,通过对不同类别分别进行调整扩展常数的网络训练,求出其最小AIC值,再根据AIC准则确定结构最优的RBF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为确定最优RBF网络模型的隐节点数目及相应参数提供了途径;拟合精度较高,在较平坦测区可以替代三等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74.
软土地基电渗固结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黎明  吴伟令  吴辉 《岩土力学》2010,31(12):3977-3983
电渗固结是加速软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技术。传统的电渗固结理论假设土体的物理力学、水力学和电学特性均匀稳定,其理论解答与试验结果差别较大。针对电渗固结处理过程,对土体位移场、渗流场和电场的耦合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水流连续原理和Biot固结理论,建立了电渗固结过程的多场耦合控制方程;考虑土体相关特性参数的非线性关系,开发了有限元软件用于分析电渗过程中电场强度、土体位移以及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与理论数据吻合较好,能够反映土体相关特性参数非线性关系对结果的影响。软件能够为电渗固结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5.
分析低高度角卫星信号对解算精度的影响,运用Bernese软件计算了不同卫星高度角下对流层折射偏差及对高程误差的影响,得出结论为5°截止卫星高度角能获得更好的对流层估算精度和高程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6.
过去的几十年里,三维地震技术已经成为描述地下地层和沉积体系必不可少的工具。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地貌学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升了应用3D地震数据解释深水区沉积地层的能力。时间切片和层属性分析等技术能够增强对古地貌的解释,并且当与地层分析手段相结合时,能够对储层和盖层分布进行预测。多属性叠加技术能够进一步突出其常规技术方法容易忽视的地质现象。本文提出将频谱分解的不同组分与相干属性叠加突出深水水道沉积要素的边界和砂体分布,进而精细描述水道结构要素。通过应用该技术在研究区识别出四种沉积要素(1)点坝,(2)迁移的曲流环,(3)侵蚀水道,(4)决口。研究发现深水水道平面上从低弯曲度向高弯曲度变化。这个技术方法有助于解释人员识别复杂的沉积要素并且可以定性预测水道富砂要素,这对于勘探和开发中降低钻井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人口管理数据的分类、组织方式和应用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业务系统的人口数据管理、住址管理,以及相互关联关系的分析。利用GIS技术研究得小一种面向GIS的人口管理数据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人口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快速实现人口业务管理系统与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及集成应用.同时满足人口业务管理和空间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78.
沿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缝合带两侧发育的巨型新生代陆内钾质岩浆岩带一直是地质学界关注的热点,其西侧的印支地块钾质岩浆岩尚缺乏深入探讨,制约着对钾质岩浆岩带成因的理解以及对印支地块深部壳幔物质结构的认识。本研究选取的莲花山岩体位于印支地块北部的兰坪盆地东南端,依次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斑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制约岩体侵位时代在~34Ma。岩石样品具有富碱(Na_2O+K_2O=9.0%~9.2%)、高K(K_2O/Na_2O=1.0~1.2)特征,属钾玄岩浆系列;富集Th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轻稀土元素富集((La/Yb)N=22~24)。综合反映莲花山钾质岩浆岩系由大洋板片俯冲作用造成的富集源区的部分熔融作用而产生。锆石εHf(t)在+1.4~+4.6,集中在+2.8~+4.0,对应的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为1027~815Ma,集中在934~860Ma。岩体集中的锆石εHf(t)值和缺乏继承锆石的特征,说明岩浆岩上侵过程中未受到围岩的混染。目前已知的印支地块东部自新元古代以来(1000Ma)经历的俯冲作用仅有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洋二叠纪(ca.290~250Ma)西向俯冲,莲花山岩体锆石具有的新元古代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反映古特提斯洋板片俯冲过程有陆源沉积物质加入地幔中,该认识与岩石Nb/U比值(1.3~4.7)所反映的加入地幔的俯冲物质属性一致。莲花山岩体和其西侧同期卓潘钾质杂岩体与扬子西缘钾质岩体群同属金沙江-哀牢山钾质岩浆岩带的组成部分,它们由始新世时期古特提斯缝合带加厚岩石圈拆沉作用导致的软流圈热上涌而诱发。该构造-热事件影响的空间范围可能较传统认为的更大,其向西远涉至印支地块内部,从而导致了莲花山和卓潘等岩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9.
一、引言业务性人工防雹的效果评价,因其复杂性,至今仍是一个热门的并常常引起争论的话题。近期发表的一些文章,评论了苏联和其它东欧国家基于保险资料的历史对比对防雹效果的评价。众所周知,研究人员是用下列方法之一或它们的综合分析来回答“如果不进行播云将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一问题的。这些方法是:随机化、控制区和历史对比。然而,在商业性的播云计划中,由于作业本身的性  相似文献   
8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cSDE的三层C/S模式的GIS系统结构模型。分析了该结构模型的总体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阐述了客户端软件的功能设计和实现。实践证明,基于中间件的三层C/S模式的GIS系统能很好的克服二层C/S模式的不足,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