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4篇
环境安全   3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郑州大气PM10的形貌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郑州市区和郊区秋季大气PM10样品,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对PM10颗粒进行形貌特征和粒度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应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市区和郊区PM10样品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在市区采集的样品中燃煤飞灰占有相当大的数量,而在郊区采集的样品中矿物质占有较大的数量,粒径分析表明,市区PM10的数量-等效球直径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0.1~0.4 ìm范围内,郊区则相对比较分散;PM10的体积-等效球直径主要分布在>1ìm范围内.结果表明,在郑州市秋季大气PM10中,数量上细粒子占优势,而在体积上(质量上)较粗颗粒占优势.质粒DNA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区和郊区PM10;颗粒对DNA的损伤程度不同,市区样品的生物活性大于郊区样品.  相似文献   
62.
葡多酚对口服乙醇小鼠肝细胞PCNA和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葡多酚(GPC)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将每天经口灌胃给予4 g·(kg·bw)-1乙醇的小鼠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GPC,30 d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的增殖活性,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PCNA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PC高剂量组16 h的肝细胞增殖活性为0.4...  相似文献   
63.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高温热害矿井最多的国家。矿井热害不仅影响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还严重地影响着井下的安全生产。 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就是一个饱受热害威胁的矿井。目前,华丰矿开采深度已达到一1100m,深部采区由于受围岩放热和采掘生产的影响,环境温度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64.
纳滤膜对微污染物去除效率受膜特性、微污染物性质和实验条件等因素影响,优化这些影响因素对纳滤工艺的成功应用至关重要,然而实验优化过程不能同时兼顾多因素对去除效能的交互影响.为此,基于线性、非线性和集成学习算法,开发了4种纳滤膜对有机微污染物去除效率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可行性.在拟合程度、稳健性和外部预测能力等方面对开发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集成学习算法开发的XGBoost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影响膜分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预测纳滤膜对微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方面表现出强大的潜力(Radj2=0.977,Qext2=0.877,QLOO2=0.875).此外,利用SHAP解释方法定量解析了各驱动因素对纳滤膜去除微污染物效率的贡献,证明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膜表面接触角和污染物的尺寸是微污染物去除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首次将模型解释方法应用于特征变量的选择过程,使集成算法(XGBoost)模型的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所开发的机器学习模型,有利于优...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河南省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征,识别以臭氧(O3)污染治理为目的的关键VOCs物种及其排放源,以五大类人为源活动水平数据为基础,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9年河南省县级人为源VOCs组分化排放清单,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估算其臭氧生成潜势(OFP),基于OFP识别O3污染治理的关键VOCs物种及其排放源.结果表明:(1)河南省2019年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为175.62×104 t,其中工艺过程源、移动源、生物质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和化石燃料燃烧源对VOCs排放总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8.6%、25.2%、20.8%、19.1%和6.3%.(2)空间分布显示,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豫北排放量远高于豫南,呈“一高三低”的空间分布特点,郑州市排放量最高,其排放量为27.7×104 t,漯河市、三门峡市和鹤壁市排放量最低,其排放量均小于5.0×104 t.(3)芳香烃是排放量最高的化学组分,其排放量为47.5×104 t,其次为烷烃(46.3×104<...  相似文献   
66.
内陆输送过程中沙尘单颗粒类型及其非均相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单颗粒分析方法对2004 年2~3 月发生在北京的3 次沙尘暴的样品中沙尘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3 次沙尘暴的反向轨迹图显示,它们主要来自于中国北部、西北部和蒙古的戈壁沙漠地区,且这些沙尘颗粒主要通过高空长距离输送到下游区域.使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对481 个沙尘颗粒进行分析,并根据成分特征,把这些沙尘颗粒划分为8 种类型,主要类型有“富Si”、“富Ca”、“富S”、“富Fe”.将北京样品分析结果与呼和浩特、塔克拉玛干和敦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长距离输送的沙尘颗粒表面发生了SO2 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导致部分颗粒局部的表面发生化学修改作用,且“富Ca”的碱性矿物为非均相化学反应提供了更有利的反应界面.  相似文献   
67.
运用质粒DNA评价法对澳门半岛的中山公园、高士德马路、氹仔岛的澳门大学3个采样点冬季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采样点PM10的TD30值(引起30%超螺旋DNA损伤所需要的颗粒物的剂量)为中山公园采样点相对较低,其次是高士德马路采样点,澳门大学采样点最高,说明澳门半岛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大于氹仔岛.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图像分析系统对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类型及粒度分布进行研究,并探讨了这些微观特征与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次粒子和未知超细颗粒物的含量越高,TD30值越小,说明二次粒子和未知超细颗粒对大气颗粒物的氧化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比水溶样和全样的DNA评价结果得出,相同剂量下水溶样和全样对DNA的损伤量相似,说明大气颗粒物中的水溶组分是其氧化性损伤能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8.
兰州市大气PM10对质粒DNA的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质粒DNA 评价法研究了2005年12月~2006年10月兰州市区、郊区大气中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并初步探讨了其损伤原因.结果表明, 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具有冬、夏季相对较高,春、秋季相对较低的特征.市区冬、春、夏、秋季大气PM10全样的TD20平均值分别为17,625,56,260μg/mL,水溶部分的TD20平均值分别为62,840,193,403μg/mL.沙尘暴期间和降雨数天后, 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相对较小,其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20值均大于1000μg/mL.PM10 全样和水溶部分的TD20值均与样品中12种水溶性微量元素总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主要来自其水溶性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69.
城市雨水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城市雨水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的有效途径,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雨水作为综合利用的水资源有着广泛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70.
结合实际工程,讨论了在除尘工程中风机、电机等大型动力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埋设的问题,分析了一种新型的预留孔灌浆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其在其它工程中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