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医药卫生   29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有两条通路研究的较为深入,即pRb(p16-pRb-cyclin D1)和p53(ARF-Mdm2-p53-p21WAF/CIP1)通路,由于p53突变在胰腺癌中是一主要事件,我们利用传统的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新兴的组织芯片技术检测p53通路中相关基因:ARF、Mdm2、p53和p21在胰腺癌、癌旁与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四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改变情况、临床意义及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上颌窦鳞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建  孙爱华  范静平  廖建春  赵舒薇  倪灿荣 《上海医学》2002,25(4):240-241,T002
人类巨细胞病毒 (Humancytomegalovirus ,HCMV )与人类肿瘤的关系已成为肿瘤病毒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大量的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HCMV与生殖道肿瘤及口腔肿瘤关系密切[1,2 ] 。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papillom  相似文献   
3.
金探针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P33IN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P33ING1表达在 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物学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 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了原发性胃癌(71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12例)、正常胃粘膜 或慢性胃炎粘膜(18例)组织中P33ING1的表达,以及P53和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 达情况。结果: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及对照组(正常胃粘膜或慢性胃炎 粘膜)P33ING1均呈阳性表达,胃癌组织P33ING1表达率仅为62.0%(44/71),显 著低于前两组(P<0.01)。胃癌组织中P33ING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的转 移 及分化有关(P<0.01);P53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B cl-2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分化有关(P<0.05)。P33ING1与P53在胃癌组织中 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与Bcl-2则无相关性。结论:P33 ING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对胃癌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同时检测P33ING 1与P53的表达水平,对于原发性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在前期工作中,我们经计算机序列分析发现,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组增强子Ⅰ上游1047~1059 bp存在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5′-TGCC(G)TTGCCT-3′,体外实验应用凝胶迁移方法(EMSA和EMSSA)发现这段序列与P53蛋白能够进行特异性结合.本实验拟观察肝癌细胞中P53蛋白与HBV基因组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之间的关系.方法:报告基因质粒pX-CAT上游为X基因增强子和启动子序列,其中含有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5′-TGCGTTGCCT-3′.首先用PCR方法将pX-CAT质粒中5′-TGCGTTGCCT-3′进行点突变,成为5′-TGTATTGTAT-3′,以破坏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将pX-CAT和变异后的pX-CAT(mpX-CAT)分别单独或与pCMV-p53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通过检测报告基因CAT的活化情况,观察P53蛋白与这段DNA序列的作用关系.将HBV基因P53样应答元件结合序列反向构建于真核表达质粒pZeoSV2中(αpZeoXP),转染HepG2.2.15细胞并稳定筛选,以封闭HBV基因上P53样结合位点,观察细胞中P53/P21蛋白表达的改变,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HepG2细胞中,报告基因CAT活性在pCMV-p53与pX-CAT共转染组较pX-CAT单独转染组明显升高(1.353 vs 0.738,P<0.05),而mpX-CAT单独转染组CAT活性则明显降低(0.304),即使与pCMV-p53共转染CAT活性也较低(0.402).与对照组相比,稳定转染了αpZeoXP的HepG2.2.15细胞中,P53、P2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周期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于S期的细胞数增多(16.37%vs 9.48%),而细胞凋亡数减少(0.95%vs7.84%).结论:P53可促进pX-CAT报告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进一步提示P53与HBV增强子上游5′-TGCC(G)TTGCCT-3′序列存在结合作用,二者作用可能通过导致细胞内P53蛋白半衰期延长,而使细胞中P53及其下游基因P21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系DNA损伤修复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p53状态的肝癌细胞在DNA损伤因素存在下,探讨p53在肝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内源性表达野生型p53、突变型p53、p53全基因缺失的HepG2、PLC/PRF/5、Hep3B肝癌细胞系,将含有p53结合序列的CAT报告基因质粒分别转染各细胞,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报告基因CAT活化情况,观察p53功能状态;用细胞生长曲线比较不同p53状态的细胞生长速度的差异;给予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检测各细胞程序外DNA损伤修复(UDS)能力;观察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克隆形成情况,反映不同细胞系在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存活率的不同。结果 报告基因CAT在HepG2细胞表达最强,而在PLC/PRF/5、Hep3B肝癌细胞均处于较低水平,说明HepG2细胞具有功能性的p53表达;HepG2细胞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其他两种细胞;紫外线照射后,HepG2具有较好的DNA损伤修复能力以及较高的细胞生存率。结论 野生型p53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保持细胞良好的DNA损伤修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p63及其同系物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63蛋白及其同系物TAp63、△Np6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183例肺癌、30例肺良性病变的石蜡标本,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三种蛋白在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63蛋白及其同系物map63、△Np63三者在肺鳞状细胞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小细胞癌的表达具有一致性(r〉0.75,P〈0.01),且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其它类型(P〈0.01);在鳞状细胞癌中△Np63表达率(74.6%)略高于map63(67.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p63、TAp63及△Np63在肺癌旁组织或肺良性病变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不表达,而只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的基底细胞和支气管腺的肌上皮细胞。结论p63基因在不同类型的肺癌中作用不同,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种同系物map63和△Np63在鳞状细胞癌中也呈高表达,其机制有待研究。p63可作为肺鳞状细胞癌与其它类型癌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组织芯片的制备及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芯片或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Kononen等创立了真正意义的TMA,目前已应用到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以及与cDNA基因芯片相结合,进行高表达基因的定位研究[1~5].本研究将重点介绍组织芯片构建的原则及如何提高TMA切片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人肝细胞癌p53异常的预后意义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分析和探讨p53异常对人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与生存的影响,以及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手术切除HCC标本202例.分别来自启东HCC高发区和上海等一般地区,其中行二次或多次手术患者54例,组织学检测HBsAg阳性患者138例(68.3%),HBV DNA原位杂交检测阳性患者86例(42.6%),采用PCR-SSCP和RFCP技术结合免疫组化示综显示,分析p53基因5,6,7,8外显子突变及其编码蛋白的过度表达.结果 p53基因突变率为44.6%(33/74),其中89.8%(27/73)表现为点突变,18.2%(6/33)为片段性碱基缺失,长度10bp~16bp.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H)主要集中于外显子7和8,各与39.4%(13/33)和27.3%(9/33).外显子5和6的突变发生率各为18.2%(6/33)和15.1%(5/33).外显子7RFLP分析证实第249位密码子有颠换突变(53.8%,7/13)外,248位密码子也有点突变发生(30.8%,4/13).免疫组化检测显示P53蛋白过度表达的总检出率为70.3%(142/202),pAb1801与CM-1 mAb检测P53蛋白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9.5%(89/128)和67.2%(86/128),而采用DO-7和pAb240单抗检测的阳性率仅为39.8%(51/128)和19.5%(25/128).蛋白检测的地区差异明显.启东高发区肝癌的P53蛋白过度表达率为81.2%(92/114),而上海等一般地区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6.8%(50/88).p53基因突变检测与上述结果雷同,分别为57.1%(16/28)和37.1%(17/46),二者差异显著(P<0.05).并显示与HBV感染,肿瘤去分化和侵袭行为,以及术后复发及生存时间有关联.结论国人HCC p53基因突变多为非定点错义突变,外显子7上249位密码子仅为HCC常见位点之一,反映除AFB1诱变作用外,还可能有其他环境诱变因素的参与,尤其是HBV感染.由于基因-蛋白质表达上既存在一致性,也可出现不一致性,表明P53蛋白的构型变异不仅来自其编码基因的转录失常,蛋白质自身的变化更是其正常的功能失活的重要机制.地理差异反映病因与致癌机制的复杂性.采用CM-1和pAb1801株mAb检测P53蛋白的过度表达比用PCR-SSCP分析p53基因变化更能反映人HCC的术后复发与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