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医药卫生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案例回放老蒋今年60岁,几年前从忙碌的工作岗位退下来后一时难以适应,加上儿女都不在身边,倍感无聊,便将大把的时间都拿来打牌,还隔三差五和牌友们喝酒聊天,几乎从来不运动,作息时间也很不规律。一年前,老蒋因突发脑卒中入院,因治疗及时,基本恢复了健康。但由于脑部受损,咽喉部肌肉受损严重,影响了吞咽功能,老蒋只能通过管道食用流质食物,甚至连"咽口水"这一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每  相似文献   
2.
笔者长期从事推拿临床工作,在临床工作中诊治了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老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我认为是一种特殊群体,治疗方法亦与青壮年截然不同.现将几年来32例老年腰突症的推拿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的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是推拿科常见的病症之一。笔者近年来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刮痧治疗该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循环内皮祖细胞(EPC)的数量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发表的有关EPC与冠心病关系的文献,经质量评价后按一定标准纳入文献,应用RevMan 6.0软件进行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包括890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循环EPC明显低于对照组,计数集落数的合并后标准化均数差(SMD)=-2.81,95%CI(-4.03,-1.59),Z=4.50(P<0.01);流式细胞分析结果的合并后SMD=-1.85,95%CI(-2.95,-0.76),Z=3.33(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PC的集落数却高于对照组,合并后SMD=3.89,95%CI(1.44,6.34),Z=3.11(P<0.01)。三个Meta分析存在异质性,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漏斗图提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循环EPC数量的降低与稳定型冠心病密切相关,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PC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是一种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疾病,卒中后的偏瘫患者容易出现一侧下肢肌力不足及异常的运动模式,使得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下降,也使患者步态异常,步行时不仅步行速度减慢,而且体力消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1]。因此,改善患者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提高患者步行功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康复治疗的关键[2]。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生理性缺血训练(PIT)对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8周龄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O组)、单纯心衰组(CHF组)和生理性缺血训练组(PIT组)。SO组按心衰模型制作:找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用线穿过不结扎;CHF组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PIT组在CHF组的基础上进行生理性缺血训练,采用止血带环扎大鼠双下肢,缺血5min,再灌注5min,每天4个循环,每周训练5天,持续8周。训练结束后采用小动物超声系统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ELISA法检测外周血NT-proBN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及Bax蛋白表达,Mas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含量。结果:训练8周后,与SO组相比,CHF组和PIT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降低,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升高,NT-proBNP水平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SO组相比,CHF组胶原容积分数(CVF)显著增加,而PIT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CHF组相比,PIT组的LVEF和LVFS均明显升高,LVESD和LVEDD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降低,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Bax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少,CVF显著降低(P0.05)。结论:8周PIT能逆转慢性心衰大鼠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与其促进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减少,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居高不下,亟需新型康复设备加速患者恢复进程。镜像康复机器人是将机器人技术与镜像疗法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度学科交叉的康复机器人系统,能够有效解决镜像康复训练中的关键问题,从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达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镜像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在研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期望为从事镜像康复机器人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肺康复训练对其术后并发症及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行择期肺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除常规胸外科围手术期干预外,试验组患者入院时接受肺康复健康宣教,术前5天、术后3天增加系统性肺康复训练介入。对两组患者在入院、术后1个月均进行以下评估:肺功能相关参数FEV_1、FEV、FEV_1/FEV%、PEF,咳嗽效力评级,6min步行试验。记录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的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各数据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FEV_1/FEV%外(P0.05),两组患者各项参数入院时与术后1个月后对比均存在组内显著性差异(P0.001)。试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少、术后住院日短(P0.05),术后1个月肺功能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肺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