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医药卫生   2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SARS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SARS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在紧急阶段 ,由于临床处治方案颇有争议 ,迅速的筛选出有效的中成药供临床急用尤为重要和迫切。利用 9个药理筛选模型交叉验证的方法 ,综合评价了 30个中成药的有效性。 19个药物作为有效的药物筛选出来 ,其中 8个最有效作为控制SARS不同阶段症状的药物由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在 2003年5月22日对全国进行发布。本文就筛选的策略 ,顶层设计和主要研究思路做一介绍 ,具体试验结果将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2.
氯离子作为机体内含量最多的阴离子,通过跨膜转运和阴离子通道参与各种生物功能。氯离子通道通过多种细胞存在的跨膜浓度梯度,使氯离子参与细胞的体积调节、pH及静息电位和兴奋的调节、细胞分泌和激素作用等各种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氯离子作为机体内含量最多的阴离子,通过跨膜转运和阴离子通道参与各种生物功能.氯离子通道通过多种细胞存在的跨膜浓度梯度,使氯离子参与细胞的体积调节、pH及静息电位和兴奋的调节、细胞分泌和激素作用等各种生理过程[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杞蓉益精颗粒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浓度及其肝脏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高脂饲料喂养造成高脂血症模型,杞蓉益精颗粒15g*kg-1*d-1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周.取血测血清胆固醇浓度,取肝组织采用斑点探针杂交法测LDLRmRNA,以LDLRmRNA与β-actin mRNA比值表示LDL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动物血清胆固醇水平为高脂模型组(7.01±1.19)mmol/L,高脂模型 给药组(5.64±1.12)mmol/L,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各组动物肝LDLR基因表达水平依次为正常对照组(100±19)%,高脂模型组(39±14)%,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高脂模型 给药组(78±8)%,与高脂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高脂饲喂大鼠可显著升高血清胆固醇水平,并可显著抑制其肝脏LDLR基因的表达,而杞蓉益精颗粒可显著降低其血清胆固醇以及上调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基因的表达,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中朱砂、雄黄在复方中的药效学存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明确汞和砷在成药中和体内的化学存在形态,以及它们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利用化学手段首次合成了若干个化学结构明确的汞和砷的络合物,并以此为对照物,对汞和砷在安宫牛黄丸成药中、大鼠血液以及组织器官中的化学存在状态均进行分析检测.并采用与安宫牛黄丸药效学相关的多项指标,对安宫牛黄丸及其简化方(安宫牛黄丸去掉朱砂和雄黄)进行了药效和毒理学的比较研究,采用药代动力学的方法研究汞和砷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血药浓度和排泄.结果:建立了简便、快速合成汞、砷络合物的方法,并揭示了安宫牛黄丸中汞、砷在体内外的化学存在状态;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了朱砂和雄黄中的HgS和As2S2为不被机体所吸收的无活性成分,而其生物活性成分可能为酸可溶性或水可溶性汞和砷部分;经镇静、抗惊厥、解热、缺氧模型以及毒性试验等多项药理学指标证明,安宫牛黄丸原方的药理学作用和简化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安宫牛黄丸中朱砂和雄黄的主要成分HgS和As2S2是不能被机体所吸收的无活性成分,而其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药效学作用)为酸可溶性的汞和砷部分,药理学试验说明安宫牛黄丸和简化方未见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变化与EH发生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260例河南汉族EH患者和394名对照者的血清TNF-α及TNF-β水平。结果:与对照者比较,EH患者血清TNF-α及TNF-β水平均显著增高[(7.648±2.115)pg/ml︰(5.417±1.903)pg/ml,(6.036±1.227)pg/ml︰(4.925±1.737)pg/ml,均P<0.01]。EH患者血清TNF水平随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EH患者的血清TNF水平增高可能与EH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血栓变化、炎性指标、脏器功能和病理改变等考察香丹注射液(Xiangdan injection,XDI)和清开灵注射液(Qingkailing injection, QKLI)联合用药在炎症血栓动物模型的治疗上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方法 100只雄性SD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炎症血栓模型组,XDI组(2.5,5 mL·kg-1),QKLI组(5,10 mL·kg-1),XDI+QKLI组[(2.5+5) mL·kg-1,(2.5+10) mL·kg-1,(5+5) mL·kg-1,(5+10) mL·kg-1,每组10只大鼠。各组均腹腔注射给与相应注射液,每天1次,共4 d,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第2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造模,即先采用25 mg·kg-1角叉菜胶腹腔注射入大鼠体内,16 h后大鼠再尾静脉注射50 μg·kg-1脂多糖(LPS)。注射LPS 24 h后,各组大鼠测定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测定血小板(PLT)数量,测量血栓长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项肝肾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a)及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肝、肺、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观察脏器病变分级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LT数量显著下降,大鼠尾部血栓长度显著增加,肝脏指数显著升高,肝肾功能ALT,ALP,BUN含量明显升高,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肝、肺、肾脏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XDI 5 mL·kg-1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和ALP含量(P<0.05,P<0.01),QKLI 5,10 mL·kg-1组大鼠血清ALT,ALP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XDI 5 mL·kg-1和QKLI 10 mL·kg-1单独用药均对LPS引起的肺脏病变损伤有明显减轻作用(P<0.05);XDI和QKLI合用后,明显降低大鼠的ALT,AST,ALP和TNF-α含量,尤其是XDI和QKLI合用(5+10) mL·kg-1组效果最为明显(P<0.05,P<0.01),并且大鼠尾部血栓长度明显缩短(P<0.05),肺脏病变程度也减轻(P<0.05)。与部分相同剂量XDI或QKLI单用组比较,两药合用后,大鼠血清ALT,BUN,TNF-α含量和肝脏指数都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 XDI和QKLI单独用药对炎症血栓模型大鼠的脏器功能和器质损害及炎症反应有一定改善作用和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后相对其单独用药,对于减少静脉血栓长度,改善肝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保护肺、肝、肾等脏器结构都有一定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含白木通龙胆泻肝丸对胆汁淤积大鼠的利胆保肝作用。方法:大鼠一次性灌胃给予100 mg·kg-1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花生油建立胆汁淤积模型。测定给药后0.5,1,1.5,2,3,4 h胆汁流量,血清AST、ALT、ALP、TBIL、DBIL、CHO、SOD、MDA、GSH水平,胆汁中TBIL、DBIL、CHO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含白木通的龙胆泻肝丸能显著增加ANIT致胆汁淤积大鼠的胆汁分泌量,并降低肝损伤及胆管损伤的程度,有降低血清TBIL、DBIL水平的趋势。但对模型大鼠血清ALT、AST、SOD、MDA、GSH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含白木通龙胆泻肝丸有一定的利胆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9.
炮制对甘遂、牛膝、苦杏仁特殊毒性及药效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炮制前后毒理学研究表明,经炮制可降低甘遂、牛膝、苦杏仁对EB病毒早期抗原的激活作用,降低甘遂的皮肤刺激作用、二阶段皮肤肿瘤促进作用及峻泻作用。减毒同时可保留药效或增效。  相似文献   
10.
白前与白薇的部分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芫花叶白前水提物和柳叶白前醇提物灌胃给药均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两种白前水提物腹腔注射给药均有明显的平喘和抗炎作用。直立白薇水提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但无镇咳和平喘作用;而蔓生白薇水提物有一定的平喘作用,但无镇咳和祛痰作用;两种白薇的醇提物均无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表明两种白薇均不能当作白前入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