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肾阳虚证证候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索影响CKD肾阳虚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2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获得肾阳虚证组99例,非肾阳虚证组126例。总结肾阳虚证组症状、舌脉及兼证,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证候特征,运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肾阳虚证组、非肾阳虚证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尿葡萄糖、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生活习惯、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证候相关性分析。结果 CKD肾阳虚证患者高频症状是腰部酸痛、畏寒喜暖、精神萎靡、腰膝畏寒等。脉象以沉脉、细脉、弱脉为主,舌象中以白苔、暗淡舌、薄苔、腻苔为主。因子分析获得13个公因子分为5类,发现肾阳虚证患者症状病位在四肢尤以下肢为主、心胸、膀胱、肌表和胃部,病性表现主要是虚寒、气虚、水饮及血瘀。聚类分析可聚为11类,反映了肾阳虚证患者以气虚、血瘀和水饮停滞为主的舌脉及症状表现,证候体现病位特征集中在肌表、四肢、脾胃、耳窍、心神和膀胱等,总体而言病性表现与因子分析基本一致,一派虚寒衰弱表现兼有水饮、血瘀表现。频数分析也显示常见兼证证候要素主要包括气虚证、饮停证、寒湿证、血瘀证。与非肾阳虚证组比较,肾阳虚证组CKD 3-5期出现比例更高,肾功能尿素氮明显增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尿蛋白定性等级明显提升。此外,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存在饮食偏嗜是CKD肾阳虚证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D肾阳虚证症状表现在病位病性表现上均具有相应特征,其中医证型与其对应的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和尿蛋白等能够一定程度反映CKD肾阳虚证的证候内涵,生活中相关危险因素能够影响CKD肾阳虚证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也页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高糖+LPS组、厄贝沙坦组、抑制剂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足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3、整合素连接激酶( 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CD2相关蛋白(CD2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TGF-β1、ILK、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LPS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足细胞P-Smad2/3、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TGF-β1蛋白表达减少(P〈0.05),TGF-β1,Smad2/3,α-SMA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ILK mRNA表达减少(P〈0.05),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糖肾平大、中、小各剂量组足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TGF-β1 mRNA表达减少(P〈0.05),小、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大剂量组足细胞ILK mRNA表达减少(P〈0.05),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减少(P〈0.05);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肾平能够降低足细胞TGF-β1、IL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升高足细胞标志物CD2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抑制TGF-β1-Smad2/3-IL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转分化,保护足细胞,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海昆肾喜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大鼠空腹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茵素造成糖尿病模型,并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灌胃海昆肾喜,给药12周.第4、8、12周末收集大鼠24h尿量及检测尿蛋白量.12周末处死大鼠,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等,取肾后固定包埋切片,采用HE、Mallory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GF-β1及用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海昆肾喜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蛋白尿,增加体重.降低血清Scr和BUN,改善肾功能,调节TG,改善脂代谢紊乱,并且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浆TGF-β1及mRNA的表达.结论 海昆肾喜可能抑制TGF-β1蛋白及mRNA的过度表达,进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4.
海昆肾喜防治阿霉素肾病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FPS)防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周测体重,每2周收集24小时尿量,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周后处死,分离血清观察各项生化指标,应用HE、六胺银染色及Mallory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数据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海昆肾喜能够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增加阿霉素肾病大鼠体重,减少尿蛋白排泄、提高血TP和Alb水平,降低BUN和Scr,改善肾功能。结论:海昆肾喜能减轻阿霉紊肾病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紊乱和升高白蛋白水平,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FPS)防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周测体重,每2周收集24小时尿量,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周后处死,分离血清观察各项生化指标,应用HE、六胺银染色及Mallory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数据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海昆肾喜能够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病理损害,增加阿霉素肾病大鼠体重,减少尿蛋白排泄、提高血TP和Alb水平,降低BUN和Scr,改善肾功能。结论:海昆肾喜能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紊乱和升高白蛋白水平,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硬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糖肾平胶囊(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DN) KKAy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途径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雌性10周龄SPF级KKAy小鼠60只,用KKAy鼠料诱导10周,以血糖16. 7 mmol·L~(-1),24 h尿蛋白 0. 4 mg确定DN小鼠模型成功。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0. 525,1. 05,2. 1 g·kg~(-1))组,10只雌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每个治疗组均相应的治疗药物进行灌胃,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去离子水灌胃,灌胃剂量按0. 01 mL·g~(-1)体质量系数,每天1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每4周称体质量并测24 h尿蛋白定量。第26周,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并测量肾脏的质量,分离血清测中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Wnt4,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肾平高剂量组体质量、肾重/体质量,24 h尿蛋白显著降低(P 0. 01);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血清BUN,SCr,TG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 0. 01),NO,SOD含量显著升高(P 0. 01),Wnt4,Gsk-3β,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0. 01)。结论:糖肾平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逆转DN 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进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肾髓相关性,先秦至汉时期就有了初步认识,到了魏晋隋唐时期,逐渐认识到,在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肾-精-髓-骨-血-脑存在密切关系,宋金元时期对髓的解剖学有了新认识,首次提出"脊髓"概念,肾髓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也有涉及,至明清时期,对肾髓相关认识进一步深入,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肾髓系统"这一概念,近代学者围绕"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养骨、化血",对中医传统理论进行总结,使"肾髓系统"初见雏形,这为构建"肾髓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肾平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KKAy小鼠肾保护作用及其对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雌性10周龄SPF级KKAy小鼠60只,KK鼠料诱导10周建立DK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糖肾平低(0.525g?kg-1)、中(1.05g?kg-1)、高(2.1g?kg-1)剂量组,10只雌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各治疗组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去离子水,每4周称体质量并测24h尿蛋白定量。第26周小鼠麻醉后摘眼球取血,称肾质量、测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HE、Mallory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homologgenefamilymemberA,RhoA)、Rho相关卷曲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coiledcoil-containingproteinkinase1,ROCK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E-钙黏素(ECadherin,E-Cad)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体质量、肾质量/体质量、尿蛋白降低,糖肾平中、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病理损害明显减轻,FBG、BUN、Scr、TG含量降低(P<0.01),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TGF-β1、RhoA、ROCK1和α-SMA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糖肾平中、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糖肾平对DKDKKAy小鼠肾的保护作用及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可能与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糖肾宁是否通过干预Notch/snail1通路抑制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肾间质纤维化。方法:KKAy小鼠30只,经过10周专用鼠料饲养,血糖>16.7 mmol?L-1,24 h尿蛋白>0.4 mg为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小鼠按血糖和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与糖肾宁组,灌胃给药,雌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小鼠一般状况,称体重、测24 h尿蛋白定量。干预16周后取材,检测血糖、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组织行HE、Mallory染色。原位杂交及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Notch/snail1通路、α-SMA、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肾宁组小鼠一般状态改善,体质量、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P<0.01),血清BUN及Scr含量降低(P<0.01,P<0.05),病理染色显示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糖肾宁组肾组织Notch/snail1通路和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E-Cad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糖肾宁可以保护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抑制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肾间质纤维化,改善糖尿病肾病EMT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snail1通路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