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0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5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炎衣原体肺炎暴发流行的胸部影像学特征表现。方法对经过痰和咽试子标本,PCR,MIF检测证实的15例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住院患者胸部X线和高分辨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患者均有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干咳,声音嘶哑,咽痛等症状。肺部呼吸音减低或细湿啰音4例(26.7%),出现明显肺部影像学表现10例(66.7%)。10例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常表现为多发或单发以小叶为中心阴影和腺泡状结节影(100%),病变以两中、下肺叶,外、中带分布;以小叶分布的气腔实变和磨玻璃样阴影(分别为100%和40%)和支气管血管束增厚(90%)。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和胸腔积液。结论暴发流行的肺炎衣原体肺炎具有群体发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相似的特征,早期CT检查更能真实地反映病变大小、多少和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
陈琦 《中华医学丛刊》2004,4(7):114-115
测定物体的固有振动角频率、在机械、建筑、国防等各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如果零部件的固有振动角频率与整个机械的振动角频率相同,发生共振,则会加速零部件疲劳,减少使用寿命;如果列车车厢的固有振动角频率与轨道碰撞车轮的角频率相同,这时车厢的振幅最大,会引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1987年4月~2002年4月共收治小儿肾损伤患者68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4~15岁,平均9.5岁。闭合性肾损伤67例,开放性肾损伤1例。左肾37例,右肾29例,双肾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36例,坠  相似文献   
4.
<正> 我市流行性出血热(下称 EHF)的发病已经由农村侵入城市,由散发已蔓延成高发流行区。为了探讨城市疫区的成因和流行病学特征,几年来将多次的动物宿主调查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含量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及18例健康人血清Epo,同时检测其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结果 恶性血液病中,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的Epo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01),其血红蛋白值则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慢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的Epo也比正常人高(P分别为<0.002及<0.05),但其血红蛋白值则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病人血清Epo水平均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呈负相关。结论 恶性血液病血清E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呈负相关。除贫血、缺氧,导致体内Epo活性反馈,使患者Epo水平增高外,可能还和红系祖细胞利用Epo减少有关。rhEpo对Epo基础值不太高的某些恶性血液病伴发的贫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任明强  陈琦  苏俊 《贵州医药》2010,34(6):486-488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CD40L表达与DLBCL预后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CD40L的表达。结果(1)DLBCL中CD40L过度阳性率(25.93%)显著低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63.64%),P〈0.05。(2)CD40L在Ⅲ、Ⅳ期DLBCL过度阳性率(14.29%)低于Ⅰ、Ⅱ期(38.46%),P〈0.05。CD40L过度阳性率在有结外浸润DLBCL(11.76%)低于无有结外浸润DLBCL(40%),P〈0.05。(3)DLBCL患者CD40L的过度阳性率与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1)CD40L过度阳性率与结外器官浸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其可能作为判断DLBCL侵袭性及预后的指标。(2)DLBCL中CD40L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影响其发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浅层点状角膜炎相关的免疫研究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琦  李敏 《广西医学》2007,29(9):1384-1385
浅层点状角膜炎是角膜上皮病的一个分类.我国2005年《眼科学》教材中正式编入了"浅层点状角膜炎"这一疾病,包括了浅层点状角膜炎(superficial punctate keratitis,SPK)、(国外文献中命名为点状角膜病变,punctate keratopathy)、Thygeson浅层点状角膜炎(Thygeson's SPK).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应用基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以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团队为基础(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60名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学习的医学生分为两组,各30名,分别接受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通过对两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测评,以及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与LBL教学相比,接受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更优(P<0.05),主要体现在临床思维能力[(4.18±0.55)vs. (3.66±0.47)]、临床技能能力[(4.03±0.61)vs. (3.59±0.52)]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4.11±0.58)vs. (3.74±0.50)]方面;而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主要体现在学习兴趣[(4.38±0.72)vs.(3.65±0.56)]、自主学习能力[(4.24±0.71)vs.(3.91±0.52)]、临床思维能力[(4.09±0.66)vs.(3.22±0.54)]、沟通交流能力[(4.42±0.60)vs.(3.67±0.48)]及团队合作精神[(4.15±0.58)vs.(3.78±0.51)]方面。结论 基于SP的CBL联合TBL教学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教学中切实可行,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媛媛  陈琦  袁莉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1):180-183
功能性胰岛β细胞数量的减少会导致血糖升高,研究发现,可通过增加功能性β细胞数量来改善高血糖。补充β细胞数量的途径有很多,其中包括诱导α细胞转分化为β细胞。了解胰腺β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α细胞转分化为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变化情况以及现有的促进转分化相关途径,有助于寻找更多促进转分化作用靶点,从而为补充功能性β细胞找到新途径,为治疗糖尿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