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胰岛素和睾酮对Ishikawa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INS)和睾酮(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予不同浓度INS(90、60、30、3、0.3 U/L)或T(10-3、10-4、10-5、10-6、10-7mmol/ml)刺激Ishikawa细胞48 h,MTT法检测INS、T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GLUT4蛋白在Ishikawa细胞定位表达;分别以30 U/L INS和10-5mmol/ml T刺激Ishikawa细胞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INS和T对Ishikawa细胞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INS均可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INS浓度的增加,INS促进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强,INS浓度自0.3~30 U/L时,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加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NS浓度达60、90 U/L时,细胞生长状况与INS浓度为30 U/L相似。不同浓度的T均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T浓度的增加,T抑制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明显。T浓度自10-7、10-6、10-5mmol/ml,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浓度达10-4、10-3mmol/ml时,细胞生长抑制状况与T浓度10-5mg/ml相似。(2)GLUT4蛋白,定位表达于Ishikawa细胞的细胞浆内。(3)Ishikawa细胞中GLUT4 mRNA表达,在INS组和T组均较对照组减弱(P<0.01,P<0.05),INS组比T组减弱更明显(P<0.05),且INS和T作用24和48 h GLUT4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浓度INS和T均可影响Ishikawa细胞生长,并降低GLUT4 mRNA的表达,推测PCOS高胰岛素、高雄激素血症的病理生理特性有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代谢过程,与子宫内膜的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移因子4(GLUT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54只85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① 对照组(20只);② PCOS组(17只);③ 二甲双胍治疗组(17只)。其中后两组先参照Poretsky等的方法复制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分别喂服安慰剂或二甲双胍, 14 d后断头处死各组大鼠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检测对照组、PCOS组及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 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中GLUT4和INS-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治疗组GLUT4表达显著高于PCOS组(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INS表达较PCO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无GLUT4的表达,INS和INS-R表达情况与腺上皮相似。结论: PCOS大鼠子宫内膜GLUT4表达减少和子宫内膜的IR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评价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URSA患者1005例为研究对象,取其丈夫或与女方无血缘关系的第三方男性的肘静脉血20 ml,分离淋巴细胞于孕前后注射于患者前臂,使其产生主动免疫,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1005例URSA患者中共妊娠894例(88.96%),其中足月分娩718例(71.44%),随访截止时,尚在妊娠中91例(9.05%),再次自然流产85例(8.46%);无早产病例;未受孕111例(11.04%)。年龄32岁者流产率明显高于≤32岁者(P0.05)。孕后免疫治疗2~3次者比孕后未治疗或仅治疗1次者的足月分娩率明显更高(P0.05),流产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URSA患者疗效肯定,妊娠成功率高,年龄大于32岁者妊娠后应早期保胎治疗;免疫治疗后3个月内受孕,确认早孕后再免疫治疗2~3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前,如何评价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尚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将一次完整卵巢刺激周期的累积分娩/活产率作为一次促排卵的关键衡量指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对累积分娩/活产率的定义、临床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达成部分专家共识,以指导一次促排卵累积分娩/活产率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生育力保存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近年来逐渐成熟,由实验走向临床应用。它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育力保存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巨大伦理困境。临床诊疗实践中要坚持尊重、有利、公平的伦理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科学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法规政策、加强伦理监管和技术评审等,或许可以为解决伦理难题提供参考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源性大麻素物质花生四烯乙醇胺是否通过改变蛋白激酶C( PKC)活性从而抑制心肌L型钙电流,并进一步探讨可能改变PKC活性的信号途径。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单个心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P <0 n.05);应用PepTag非放射性蛋白激酶C检测系统( Promega)检测PKC活性;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中二脂酰甘油( DAG)的含量;western blot 技术测定磷脂酶Cβ( PLCβ)和磷酸化磷脂酶C β( p-PLCβ)表达。结果应用花生四烯乙醇胺灌流心肌细胞后显著抑制心肌L型钙电流( P <0.05),预先应用大麻素1型受体( CB1)阻断剂AM251或PKC非特异性激动剂佛波醇酯(PMA)可以完全阻断此抑制效应,而大麻素2型受体(CB2)阻断剂AM630没有阻断花生四烯乙醇胺抑制L型钙电流的作用。检测心肌细胞PKC活性发现,花生四烯乙醇胺明显抑制PKC活性( P <0.05),同样预先应用AM251或PMA完全阻断花生四烯乙醇胺对PKC活性的抑制效应,而AM630无此效应。应用花生四烯乙醇胺没有影响心肌细胞DAG含量和PLCβ的磷酸化。结论本实验首次证明内源性大麻素花生四烯乙醇胺激活心肌细胞CB1受体后抑制细胞PKC的活性,从而抑制L型钙电流,此过程没有PLCβ-DAG途径参与。  相似文献   
9.
王玮  蔺会兰  徐素欣  郝桂敏  崔娜 《河北医药》2008,30(10):1471-147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卵母细胞、胚胎质量、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等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首次接受IVF-ET治疗的LUFS患者20例为LUFS组;同期就诊因男方或输卵管因素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2组均于HCG日留取血清测定雌二醇(E2)水平,并于取获卵日留取无血卵泡液测PGE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UFS患者卵泡液中PCE2水平明显降低(P<0.01),HCG日血清E2水平及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均降低(P均<0.05).结论 PGE2可能影响LUFS患者卵子的发育、卵母细胞的质量,进而影响胚胎的质量,降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对人绒毛膜促件腺激素(hCG)诱导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增殖、分泌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泡液共25份,密度梯度法获得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KvmRNA的表达.将培养贴壁后的颗粒细胞按干预方式分为空白组、4氨基吡啶(4-AP)组、hCG组和hCG+4-AP组共4组,hCG和4-AP的终浓度分别为1250 U/L、5 nmol/L.培养24 h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酮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监(MTT)比色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 (1)培养24 h后,空白组、4-AP组、hCG组和hCG+4.AP组颗粒细胞中的孕酮水平分别为(547 ±64)、(206 ±32)、(1991±172)和(763 ±79)nmol/L.4-AP组、hCG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G+4-AP组与hCG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培养24 h后,4-AP组颗粒细胞抑制率为19.7%,与空白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AP组为34.6%,与hCG组(0)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4-AP组、hCG+4-AP组的颗粒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0.3%、68.2%,分别与空白组(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CG组(100.4%)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培养24 h后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4-AP组分别为(40±5)%和0.049 ±0.009,均高于空白组[(17±4)%和0.029±0.008],hCG+4-AP组[(25±4)%和0.039±0.008]也均高于hCG组[(15 ±3)%和0.022 ±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AP能够抑制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和经hCG诱导的颗粒细胞的孕酮分泌,町能与其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有关.Kv在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增殖及凋亡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