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Bax,Bel-2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和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ax,Bel-2表达水平分别为63.8%,51.2%,二者表达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②Bax,Bel-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Bax,Bel-2共同参与细胞凋亡,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3岁。因间断胸痛、咯血3个月,发热15d于2006-12-08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呈持续性钝痛,5d后出现咯血,有痰中带血,有整口鲜血,量多时每日咯血约50mL。于当地医院行X线胸片发现左肺上叶阴影,按“肺炎”治疗疗效不佳,后又按“肺结核”治疗1个月,症状仍不缓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CNA和E-ca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PCNA和E-cad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结果 7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E-cad的异常表达率为57.7%,其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E-cad异常表达者与PCNA标记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CNA高表达,E-cad表达降低或缺失,提示病情进展,预后不良,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合并胸膜肺结核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手术时机。方法对1995至2005年间所做的经胸同时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和胸膜肺切除术3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合并肺结核或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中30例手术病人均一次完成经胸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和胸膜剥脱术或肺叶切除术,合并单纯肺叶切除8例,单纯胸膜剥脱9例,合并肺叶切除和胸膜剥脱13例,合并腰椎结核4例病人则二期完成病灶清除,余5例病人保守治愈。结论经胸同时行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和胸膜肺切除术时,需把握好胸椎结核和胸膜炎,肺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Bc l-2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和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Bc l-2的表达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 l-2表达水平(51.2%)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12.5%)(P<0.0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 l-2表达水平升高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Bc l-2表达升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程哲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5):370-370
<正>餐(饮)具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着居民的饮食安全与健康,为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现对泗水县城区内餐饮业2002-2004年餐(饮)具消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检测对象与方法2002-2004年,对泗水县城区内县直、集体、个体餐饮单位,按随机抽样方法,采集餐(饮)具,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口服甲基强的松龙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疗效.方法 将符合AECOPD的诊断标准3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对照组16例,在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特不他林雾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口服甲基强的松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FEV1%、FEV1/FVC和动脉血气.结果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口服甲基强的松龙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情况,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雾化治疗组其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改善并不比口服激素更优越,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甲基强的松龙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情况,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胃肠内营养和胃肠内外联合营养方式对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干预效应.方法:[1]选择2002-08/2004-0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6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全部行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胃肠内营养组14例,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22例.[2]于机械通气当日或次日,经鼻留置胃管.胃肠内营养组口服或胃管注入米汤、肉汤、鲜牛奶或能全素等.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在胃肠内营养治疗的同时给予胃肠外营养,采用200 g/L中长链脂肪乳剂250~500mL,85 g/L或114 g/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 mL,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10 mL,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10 mL,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10 mL,甘油磷酸钠注射液10 mL,100 g/L葡萄糖500~1 000 mL和(或)500 g/L葡萄糖100~200 mL,100g/L葡萄糖酸钙30 mL,100 g/L氯化钾40 mL,100 g/L氯化钠50 mL,正规胰岛素剂量按与葡萄糖比为1 U:6~8 g加入,每天临用前配成1 500~2 500 mL的营养液,电解质根据化验结果增减.由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疗程10~14 d.[3]治疗2周时,分别测体质量、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上臂肌围;出院时总结住院天数、带机时间、撒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4]组内及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精确概率法.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营养指标:胃肠内营养组治疗后体质量、血清白蛋白、上臂肌围明显低于和小于治疗前(t=2.214~5.77,P<0.05~0.01),淋巴细胞计数差别几乎无变化(P>0.05).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治疗后体质量、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2.280~-3.735,P<0.05~0.01),上臂肌围有增加趋势,但仍与治疗前相近(P>0.05).[2]住院天数: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明显少于胃肠内营养组[(19.50&;#177;4.14),(29.79&;#177;10.61)d,t=3.47,P<0.05].[3]带机时间: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明显短于胃肠内营养组[(12.73&;#177;4.03),(24.07&;#177;13.37)d,t=3.09,P<0.01].[4]撒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胃肠内营养组3例患者未能撤机,撤机成功率79%,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全部成功撤机,胃肠内营养组院内腹胀、腹泻、误吸的发生例数均多于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但两组仍相近(5,4,2例;2,1,0例,P>0.05).结论:胃肠内营养组经过治疗后,不仅体质量下降,上臂肌围也明显下降,这些均是其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不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胃肠内营养组住院天数、带机时间都明显长于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胃肠内外联合营养组腹胀、腹泻、呕吐、误吸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