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38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5例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源性晕厥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发病特征、病因构成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等方面均有其特点。结论心源性晕厥多见于老年男性,以心律失常性晕厥最常见,发作前后可有明显的症状,有效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心源性晕厥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l,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1名对照的ICAM1基因K469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冠心病组的KK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2%比48.9%,P〈0.01),同样,冠心病组K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2%比69.9%,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年龄,性别,和冠心病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后,KK纯合子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KE和EE基因型的2.35倍(95%CI:1.03-5.36,P〈0.05)。结论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K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即刻和近期疗效。方法:对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在透视下经6F输送器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15分钟听诊,行右心导管检查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主动脉弓降部连续测压,术后一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7例均获盛典一即刻心脏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1例微量残余分流,1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7天超声心动图示分流消失。7例中除1  相似文献   
5.
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轶斌  张怀勤  王香梅 《中成药》2005,27(9):1051-1053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人参,麦冬,五味子)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加生脉注射液为治疗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NK、CD8、CD4/CD8比值进行自身比较及组间对照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T细胞亚群的改变,CD3、CD4、NK升高,CD8下降,CD4/CD8比值升高,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生脉注射液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在心功能改善同时纠正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遗传性长QT综合征 (LQTS)是由于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为进一步研究LQTS ,目前国外已分别制作了LQT1、LQT2及LQT3动物模型 ,其有效性已得到肯定。但国内LQTS动物模型欠缺 ,离体兔LQTS动物模型至今未见。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确实可靠的模拟LQT2的动物模型 ,以供研究LQTS之用。资料和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 1 2只 ,2 5~ 3 5kg,雌雄不拘 ,用 2 0 %氨基甲酸乙酯 (1g/kg)静脉麻醉 ,经胸骨正中开胸快速取出兔心脏 ,然后经主动脉逆行灌注温暖的(37℃ )充氧台氏液 (含 95 %O2 ,5 %CO2 ) ,离体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波和水浴处理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两种材料分别制备直径10mm厚2mm圆柱体18个,每种材料分3组,每组6个试件,分别为微波组、水浴组、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微波组在500W微波条件下处理3min;水浴组在55°C水中恒温浸泡30min。获取试件浸提液后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细胞相对增殖率:微波组(78.4%±4.3%)和水浴组(54.4%±4.3%)均大于对照组(47.6%±3.6%),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两两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材料细胞相对增殖率: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毒性分级皆为1级。结论:微波和水浴处理可有效降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临时冠材料细胞毒性,对双甲基丙烯酸复合树脂临时冠材料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三种临时冠制作方法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上中切牙和侧切牙,临时冠颈缘至龈下0.5mm,肩台呈斜凹形。直接法自凝塑料制作临时冠36颗牙,间接法自凝塑料制作临时冠19颗牙,暂时冠桥复合树脂制作临时冠20颗牙,观察时间为1周。评价标准:Ⅰ级(优):临时冠边缘封闭好,无牙龈退缩或水肿。Ⅱ级(良):临时冠边缘封闭良好,牙龈略有水肿。Ⅲ级(差):临时冠边缘冠封闭不全,牙龈退缩或水肿充血。按常规方法制作临时冠。结果间接法自凝塑料组与临时冠桥复合树脂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接法自凝塑料组和临时冠桥复合树脂组优于直接法自凝塑料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议采用临时冠桥复合树脂和间接法制作自凝塑料临时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5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EPCs,同时检测LDL-C.结果 冠心病组外周血EPC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L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外周血EPCs与LDL-C呈负相关关系(r=-0.656,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PCs与LDL-C呈负相关关系,升高的LDL-C是外周血EPCs降低的原因之一,提示提高外周血EPCs可降低LDL-C,减少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保护作用。方法: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各6例入选研究,各取空腹外周血2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选择法行EPCs培养,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样一分为二,分别为高胆固醇组及丹参组,丹参组培养时另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μg/mL,采用流式细胞术、倒置显微镜、MTT法、Boyden小室等分别观察各组EPCs数量、集落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6.13±0.84)vs(24.53±3.67),P<0.01〕,且其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也显著降低,培养时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使丹参组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较高胆固醇组显著提高,但低于对照组,其中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虽仍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下降,功能受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