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6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纤维素(Cell)和聚乙烯醇(PVA)分别溶于二甲基亚砜-四乙基氯化铵(DMS(?)-TEAC)混合溶剂中,混和后(Cell/PVA=100/0—0/100)在玻璃板上铸膜,乙醇为固化剂.薄膜在硅油中热处理。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共混物薄膜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共混物各组分分子间无化学键缔合。将结晶吸收带1369cm~(-1)(Cell)和1143cm~(-1)(PVA)与参考吸收带2887cm~(-1)(Cell)和2908cm~(-1)(PVA)之比定义为结晶度指数。发现各组分的结晶度指数均随其含量增加而增大,并随另一组分含量增加而减小,说明共混物薄膜中两组分大分子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在非晶区 Cell 与 PVA 是混溶的,而晶区是不混溶的.热处理使共混物薄膜中两组分的结晶度都增大。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共混物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丙烯酸/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与聚乙烯醇共混后经热交联处理得到吸水性较好的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共混树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透射谱图(FT-IR)、热重谱图(TG-DTA)和动态力学分析温度谱图(DMA)详细分析了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大分子间形成了有效的化学交联点且二元共聚物与聚乙烯醇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解度参数法预测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BMA)为部分相容体系,并通过黏度法、红外光谱法(FT-IR)、动态力学分析法(DM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判断PAN与PBMA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二者属于部分相容体系,与理论预测相符。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共溶剂,研究了PAN/PBMA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能,研究表明,共混溶液的流动性与其组成、温度以及浓度有关,通过改变上述因素可以有效调控共混溶液的流动性,这为后续制备具有吸附功能的PAN/PBMA共混纤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DMSO/TEAC溶剂体系纺制纤维素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长发 《纺织学报》1994,15(3):24-25
以二甲基亚砜(DMSO)/四乙基氯化铵(TEAC)溶剂体系溶解纤维素,配制纺丝溶液,采用常规的湿法纺丝技术纺制了纤维素纤维。纤维结构及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纤维具有较高的结晶度,模量大,伸长小,而其他性能与普通粘胶纤维相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二甲基亚砜(DMSO)—四乙基氯化铵溶剂体系制成纤维素/聚乙烯醇共混物,并采用粘度法、热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和动态力学性能测定等对共混物中两种组分的相容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预聚原料,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多元醇分散体,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层,并将其应用于纯棉织物表面以研究涂层对棉织物耐水性能的影响,实验对涂层织物进行了扫描电镜(SEM)、表面接触角和吸水率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织物表面纤维束都被涂层粘附在一起,表面具有很好的疏水性,对水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30°,而且织物吸水率降低至9%,另外经过处理的织物还具有很好的耐水洗性,在反复经过水洗12次后,其接触角仍能达到90°以上,吸水率比处理前也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7.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第二单体,采用湿法纺丝制备了聚丙烯腈共聚物[P(AN-co-VAc)]纤维,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co-VAc)纤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随拉伸倍数增大,纤维结构变得致密,纤维的结晶、取向程度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纤维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降低。拉伸倍数为7时,P(AN-co-VAc)纤维的断裂强度达6.29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7%。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校企合作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化纤方向)"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工程环境、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解决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对校企合作"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碳黑/聚酯复合纤维中导电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碳黑为导电介质,以PET为基体,用共混方法纺出共混导电纤维.研究表明,提高碳黑的分散性能提高共混体系的可纺性和导电性;并随着碳黑含量的增加,导电性提高;当碳黑含量达22%时,电阻为10^5Ω/cm,但可纺性和机械性能变差,此时,只适合于用作复合纤维的导电组分。  相似文献   
10.
采用Loeb-Sourirajan相转化法成膜技术制备了碳酸钙(CaCO3)/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讨论了加入Ca-CO3对PVDF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卵清蛋白截留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粘弹谱仪分别对膜分离性能、微观结构及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入CaCO3引入了界面孔,增加了非界面孔的连通性,提高了复合膜的孔隙率.在保持甚至提高复合膜的截留率的基础上,增大了膜的水通量,与此同时,增加了复合膜的模量.另外,与微米级粒径的CaCO3相比,纳米级粒径的CaCO3的加入更能有效提高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