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巨磁电阻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磁性功能材料-巨磁电阻材料,综述了其研究进展情况。并就它在巨磁电阻传感器、高密度磁记录读出磁头、巨磁电阻随机存储器以及自旋晶体管等磁电子元器件上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炼法制备了Pr2Fe17-xAlx系列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和MPMSXL-7型磁强计对样品相结构和磁熵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2Fe17-xAlx系化合物保持了Th2Zn17型菱方结构,其居里温度可通过成分微调达到室温附近;Pr2Fe17-xAlx系化合物在居里点附近发生的相变属于二级相变,并在较宽温区范围内保持了较大的磁熵变。该化合物在2.0T外场下的最大磁熵变达到纯金属Gd的60%左右,且其化学性质稳定,制冷温区宽,价格低,是一类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新型室温磁制冷工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某电力公司MAN52/55型机组上新换的气门导管在运行约100h发生断裂,为了查明原因,对该导管进行了材料成分、断口、显微组织和硬度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导管材质低劣是发生早期低应力脆断失效的内因;变截面退刀槽加工质量的低劣,以及几何尺寸与图纸不符,应力集中是导管早期断裂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喷涂制备ZrB_2-SiC涂层及其抗氧-丙烷焰流烧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烧蚀性能,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ZrB_2-SiC复合涂层,并对其进行抗高温氧-丙烷焰流烧蚀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分析仪(EDS)对涂层的物相成分、微观形貌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等离子喷涂能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均匀致密的ZrB_2-SiC复合涂层,涂覆有ZrB_2-SiC涂层的C/C复合材料分别承受1 600、1 700和1 800℃的氧-丙烷焰流烧蚀300 s后依次增重0.63%、0.76%和0.71%,而烧蚀600s后试样质量烧蚀率分别为9.42×10~(-5)、2.04×10~(-4)和1.04×10~(-3)g/s。ZrB_2-SiC涂层显著提高了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涂层氧化生成的玻璃态SiO_2能有效填充孔隙。直到SiO_2耗尽,涂层烧蚀后的孔洞成为环境中的氧进入基体的通道,导致基体烧蚀。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APS)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mullite/ZrB_2-MoSi_2双层抗烧蚀涂层。借助XRD、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基于氧丙烯焰烧蚀试验考察ZrB_2-MoSi_2/mullite复合涂层对C/C复合材料高温耐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00和1800℃的氧丙烯焰下烧蚀60s,ZrB_2-MoSi_2/mullite涂层试样的质量烧蚀率分别为3.49×10~(-3)与3.77×10~(-3)g/s。其与单层ZrB_2-MoSi_2涂层试样相比,ZrB_2-MoSi_2/mullite涂层试样展现了出色的抗烧蚀性能。烧蚀过程中形成的硅酸盐玻璃可以作为热障层而减少氧气的进一步渗透,并且还具有自我封填缺陷的能力,使ZrB_2-MoSi_2/mullite涂层表现较好的抗烧蚀性。  相似文献   
6.
以δ-FeOOH为前驱体,采用沸腾回流法直接合成了尖晶石结构的MnZn铁氧体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相成分、显微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详细探讨了共沉淀的pH值和回流反应时间对生成物化学组成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H值和回流时间可以得到从小于10nm到大于20nm不同粒径的锰锌铁氧体颗粒,获得完全产物的最佳回流时间为6h。pH值对反应剧烈程度及磁性能有很大影响,共沉淀pH值为13.0左右时获得的制备态纳米粉末尺寸为20nm,饱和磁化强度达46A·m2/kg。  相似文献   
7.
用熔体快淬法(meltspinning)制备了Nd9Fe86-xB5Tax(x=0,1,2,3)直接淬火纳米晶和部分非晶薄带,研究了过渡族元素Ta取代对纳米复合NdFeB/α-Fe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直接淬火纳米晶合金,1%的Ta取代能提高材料的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Ta含量超过1%材料的综合磁性能反而降低。但是,Ta取代并没有起到细化晶粒的效果。为了解Ta取代的作用,研究了部分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结果表明,Ta取代明显提高了Nd2Fe14B相的晶化温度,含Ta合金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Ta推迟了硬磁相的晶化过程,导致了软磁相的过分长大。同理可解释部分非晶合金经热处理后磁性能远远低于优化的直接淬火纳米晶合金。  相似文献   
8.
磁制冷技术是一项绿色环保型制冷技术,金属Gd充当磁制冷机中的磁热材料,而Gd易氧化腐蚀的特性给它的应用带来许多问题。针对Gd在不同pH值时的腐蚀情况,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学显微镜(OM)、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进行分析,找到了一种可以使磁制冷样机长期运行的防腐流体并对该防腐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Gd处在缓蚀剂溶液时其表面附着一层小于10nm厚的薄膜,而且在pH=8.0,时Gd的耐腐蚀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硫酸亚铁法和亚硫酸氢钠法是目前处理含六价铬废水常用的方法,但它们的处理工艺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通过试验研究、对比,指明了在不同的场合采用适宜的方法可以获得更佳的综合效果,从而为生产实践中电镀铬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锰、锌、铁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水热法成功刳备了纳米Mn—Zn铁氧体,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探针(EPM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研完了水热法制备Mn—Zn铁氧体的具体工艺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对水热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