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F/LVO方案时辰化疗治疗ⅢA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F/LVO方案时辰化疗治疗ⅢA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6例行D2根治术后的ⅢA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时辰化疗组)和B组(对照组常规化疗)。结果A组和B组的1年生存率(OS)分别为90.9%(20/22)和83.3%(20/24)(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72.7%(16/22)和33.3%(8/2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的1年病情无进展生存率(DFS)分别为81.8%(18/22)和50.0%(12/24);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4.5%(12/22)和16.7%(4/24),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时辰化疗是ⅢA期胃癌患者D2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辅助化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龄大肠癌9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社会向高龄化的发展,高龄大肠癌发病率在我国亦有逐年增加趋向。为探讨高龄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作者对本院收治70岁以上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1.临床资料:均为本院近20年收治的70岁以上进展期大肠癌,共92例,占同期大肠癌病例的8.3%(92/1112)。男58例,女34例。男:女为1.7:l。病程1个月至5年不等,平均6.8个月。首发症状以血便、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者74例,完全性肠梗阻急诊就医者5例,不完全性肠梗阻、腹痛及排便困难者13例。肿瘤位于肛管2例,直肠72例…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国际癌症中心于2004年提出HPV感染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必要因素,没有持续的HPV感染,女性发生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1,2]。  相似文献   
4.
鼻腔原发性透明细胞癌一例张伯垣杨继洲患者男,51岁。因左鼻腔进行性阻塞,流清涕,头闷胀8个多月于1985年5月3日住院治疗。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心肺透视、心电图无异常。外鼻无畸形,眼球运动正常,左侧中鼻道有一灰白色肿物,表面粗糙、污...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临床患者98例,将其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其展开VEGF、EGFR和Ki-67水平检测,而后对比分析各组检测结果和病理特点。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存在较大差异(P〈0.05),青年组患者VEGF、EGFR和Ki-67表达阳性率较中、老年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青年组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以Ⅰ期为主,且VEGF、EGFR和Ki-67表达阳性率发生显著升高,针对于临床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在病理制片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病理制片过程中,常用二甲苯作为脱腊及透明剂,因其毒性大,长期使用危害人体健康,我们尝试使用一种TO型生物制片透明剂替代二甲苯,此试剂毒性小,对使用者危害小,经过近五年实践,其替代效果明显,达到二甲苯的脱蜡透明效果,完全可以替代二甲苯使用于病理制片中.  相似文献   
7.
乳腺巨细胞瘤或“破骨细胞瘤”十分少见。数十年来我们首次遇见1例,报告如下。 一、病例报告 患者,女,38岁,3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乳腺核桃大肿块,近来生长加快,已至鸭蛋大小,且有压痛。肿块位于距乳头1cm处的内下象限,中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UBl和p16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鼻咽癌组织、25例慢性鼻咽炎组织标本中BUB1和p1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BUB1和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27/60)、36.7%(22/60),显著低于慢性鼻咽炎组织的84.0%(21/25)、100.0%(25/25),P均〈0.01;BUB1的表达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1);BUBl与p16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BUBl和p16的低表达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BUB1可作为鼻咽癌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颈部囊性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扁桃体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例以颈部囊性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扁桃体鳞状细胞癌的相关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酷似颈部淋巴结核,病理组织学与鳃裂癌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p16阳性,P53(+),Ki-67指数约20%,HPV 基因分型HPV16型阳性。结论扁桃体鳞状细胞癌以首发颈部囊性转移性包块症状者少见,其临床需要与颈部淋巴结核及鳃裂癌鉴别,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荧光原位杂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3,7,17号染色体及9p21(p16基因)组合探针在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及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尿脱落细胞及组织切片中3,7,17号染色体及9p21组合的畸变情况。结果FISH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敏感度为87.50%;术前FISH阳性的患者术后更易复发;FISH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阳性率为78.85%。结论利用FISH检测尿脱落细胞中3,7,17号染色体及9p21组合的畸变能有效辅助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后复发;同时利用FISH检测组织切片中3,7,17号染色体及9p21组合的畸变也能有效辅助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