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3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成人正畸中活动与固定联合矫治的应用范围。优点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提示只要进行合理设计,两种矫治方法能扬长避短,协同作用,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CT图象的面罩式覆盖法定量诊断脂肪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脂肪浸润程度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 GE 30 0 0 I CT机扫描 36例脂肪肝患者肝脏、脾脏 ,用 CT机配备软件处理数据 ,面罩式覆盖法计算肝脏各个层面的脂肪面积与对应层面肝脏面积 ,并得出比值 (脂肪浸润指数 )。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肝穿刺病理检测肝组织内脂肪浸润程度。结果 平均脂肪浸润指数与肝功能状态呈显著正相关 ,亦与肝穿刺的病理结果呈正相关 (r=0 .86 5 ,P<0 .0 1)。结论  CT图象面罩式覆盖法对脂肪浸润的定量分析是诊断脂肪肝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对非均匀性脂肪肝该方法优于肝穿刺  相似文献   
3.
改良颌间交互牵引法矫治个别后牙锁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别后牙锁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 ,伴发锁牙合约占总错牙合病例的 2 0 % ,多见于第二磨牙和双夹牙[1] 。最常用的矫治方法是颌间交互牵引法 ,但伴有牙齿伸长的弊端 ,需要分次调磨 ,必要时配合脱敏措施[2 ] 来解决。作者经过临床实践 ,对传统的颌间交互牵引法进行改良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 0 0 1年至 2 0 0 3年收治的固定正畸矫治病例中的后牙锁牙合 12例 ,女 8例 ,男 4例 ,年龄 13~ 2 8岁 ;其中正锁牙合 10例 ,反锁牙合 2例 ;第二磨牙锁牙合 9例 ,前磨牙锁牙合3例。1.2 …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期来,呼吁遏止药品“回扣风”的文章在许多新闻报刊上多次出现,社会反响强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药品回扣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回扣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实一直存在,因为它是一种促销手段。即卖方以某种折扣的优惠价将商品售给买方,卖方按牌价少收部份货款,而将这块利让给买方,财务活动以销售单据为凭,在双方单位财务帐表上列支列收,一切公开进行,因此,有的就将这种回扣称为明扣。而目前出现的另一种“回扣”是卖方从买方交付的货款中提出一部分,暗中交给买方采购人员作为“酬劳”,但不留痕迹,在双方单位财务帐表上也…  相似文献   
5.
56例成人深覆He的口腔正畸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6例人深覆He进行了口腔正畸治疗,由到了理想的矫治效果。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及典型病例展示,介绍了针对成人错He特点而设计的一套诊断与矫治方法。文章强调了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以及固定、活动矫治器联合矫治方法在成人深覆He治疗中的重要性。最后对成人深覆He咬合打开的机制以及矫治后保持与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颌间Ⅲ类矫形动物实验模型,评价持续的颌间Ⅲ类矫形力对上颌骨的作用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青春生长发育期雌性恒河猴6只,分为实验组(3月、6月各2只)和对照组(3月、6月各1只),实验组戴用Ⅲ类双阻板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实验过程中,定期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图像输入计算机头影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位发生明显改变;(2)头影测量表明,对照组表现为向下向前发育,实验组矫形治疗后上颌骨相对于颅骨发生了向前的移位和少量旋转,同时其长度出现增加;(3)发现上颌骨的空间位置变化主要发生在开始矫治的两个月内,长度增加的最大值出现在第三个月左右;(4)上颌骨对矫形力作用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增加矫形力作用时间并不能进一步促进上颌骨的更多空间变化和长度的增加。结论:Ⅲ类矫形力可以显著改变上颌骨的空间位置和固有长度,空间的位移比长度的改变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胃癌及其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病例110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RT-PCR分析MT1-MMP在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与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10例肿瘤标本根据染色结果评定,高表达组(>4分)74例,低表达组(≤4分)36例,而瘤旁组织仅有5例呈低表达,其余均未见明显表达。RT-PCR显示Ⅰ、Ⅱ期胃癌与Ⅲ、Ⅳ期胃癌之间表达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之间表达无明显差异。患者肿瘤早期转移、2年复发率及生存率与MT1-MMP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MT1-MM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肿瘤组织,与胃癌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胃癌的分期有关。MT1-MMP高表达的胃癌患者,其预后往往差于低表达患者。MT1-MMP有可能作为胃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向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率及胃窦组织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治疗结束后,检测三组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窦组织中SS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明显延迟(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的SS含量明显升高,电针组大鼠胃窦组织中SS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电针治疗可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窦组织SS的表达,加速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安徽省合肥市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指导基层医院更好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45家基层医院,每月从中抽取门诊处方30~40张,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5.36±20.02)%、(61.36±17.18)%(P=0.01),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89.73±25.50)DDDs&#183;(100例)-1&#183; d-1、(108.46±32.27)DDDs&#183;(100例)-1&#183; d-1(P=0.04),抗菌药物联用比例分别为13.34%、29.13%(P=0.00),注射剂型比例分别为23.16%、46.39%,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上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仍然是基层医院使用最主要的抗菌药物。结论安徽省合肥市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有必要加强督导和培训,特别是乡镇卫生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