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淮阴地区单采浆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发病情况和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应用ELISA法及RT-nestedPCR法检测67例单采浆献血员感染HCV后抗-HCV和HCVRNA,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进行病毒基因分型.结果67例单采浆献血员,在感染HCV后,急性丙型肝炎发病率为17.9%(12/67),最终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者49.3%(33/67),HCV慢性持续感染68.8%(46/67).HCV基因分型1b/Ⅱ型占95.5%(64/67),2a/Ⅲ型1.5%(1/67),1b/2a混合型3.0%(2/67).结论淮阴地区单采浆献血员HCV感染以1b/Ⅱ型为优势株,慢性化比例高.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治疗是某些乙肝病人的首选药物。下面就病友们使用干扰素中常有的疑惑,作简单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经血传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慢性肝病并发症及成人肝移植的主要原因,一般人群中抗-HCV的流行率约为1.6%。根据1999~2008年的资料,大约3/4的HCV感染者出生于1945~1965年,其中1999~2002年间出生的40~49岁人群抗-HCV的流行率达到峰值4.3%[1,2]。研究显示,近来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率增加了3倍,其中约一半与其在20~40年前感染了HCV有关[1]。为此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于2004年针对成年人无症状HCV感染的筛查和治疗提出了推荐意见。2004年后不断有新的研究发表,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管理局委托进行了两项针对成年人无症状HCV感染筛查和治疗的系统综述,关注到2004年推荐意见与其后发表的新研究之间的差异,同时兼顾到妊娠妇女HCV筛查的相关证据。在此基础上,USPSTF在2013年更新了针对成人无症状HCV感染筛查的推荐意见--2013成人丙型肝炎筛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声明解读(以下简称“新建议”)。  相似文献   
4.
CD28基因启动子-372G/A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刺激分子CD28在机体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CD28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HBV感染结局并可能与乙型肝炎慢性化有关.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分析CD2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为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基因和抗性基因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核苷(酸)类似物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苷(酸)类似物由于其口服方便、不良反应较轻、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效果明显、可选择的种类逐渐增多而成为继干扰素α之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之一。现根据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对已批准上市的抗乙型肝炎核苷(酸)类似物应用做一介绍。一、抗HBV的主要核苷(酸)类似物 1.拉米夫定(lamivudine):最早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多重PCR方法对徐州地区160例CHB患者的HBV进行基因分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B型14例(8.7%),C型88例(55.0%),BC混合型51例(31.9%),未分型7例(4.4%),未发现A、D、E、F型。不同基因型之间HBVDNA载量无明显差别。结论徐州地区CHB患者中HBV基因型主要是C型和BC混合型,感染的HBV基因型与血清病毒载量之间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系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所著,用于治疗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全方六味药,三补三泻,开合兼顾,寒燥不偏,宜于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诸证。是滋补肾阴的通用方,向为历代医者所重视。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化血、主骨、纳气,在生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逐渐扩大, 对各种程度治愈(部分治愈、功能性治愈、完全治愈)的追求不断提高, 使得临床上对于提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灵敏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该文从目前国内外高灵敏HBsAg和HBV DNA检测试剂的上市情况, 及其在HBV感染诊断、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预测和停药指导、疗效判定和疾病结局的预测等方面的应用, 指出高灵敏检测技术在慢性HBV感染治疗的全程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的全脑保护作用。方法随机抽取脑梗死患者70例高压氧治疗10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MRI弥散成像,SPECT成像,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可提高血氧弥散距离和血氧张力,增加白质区供血供氧,从而对脑白质和灰质均可产生保护作用,在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脑缺血后的白质保护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当前神经药理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合并骨折愈合情况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峰  封波 《中国骨伤》2006,19(3):192-192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众多,生理过程极其复杂,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们将1996年5月-2003年12月收住的33例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与56例单纯股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了比较。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观察组为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昏迷时间≥3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