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数理化   2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面火花隙三电极开关研制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平行板传输连接的平面火花隙三电极开关,开关正负电极为半圆形状,触发电极为细条状。将之替代立体式(半球形电极)火花隙三电极开关并应用于爆炸箔起爆装置中,装置回路参数将得以优化。实验测试了空气间隙为4.12, 3.14和2.2 mm的平面火花隙三电极开关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开关间隙间距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电压的升高,开关间隙的放电时延和分散时间呈指数降低,开关电感小于15 nH;对于不同范围内的应用电压,使用不同间隙间距的开关,其分散时间不大于10 ns。该开关应用于较低充电电压(小于10 kV)的脉冲功率装置中,与立体式火花隙三电极开关相比,回路电感降低了约50 nH,放电周期缩短近1/3,峰值电流增加约1/3。  相似文献   
2.
 用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测定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拉伸倍数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薄膜的力学性能的变化.以X-射线衍射法并基于串联力学模型的假设得到的各样品的表观晶区模量Ecapp约为34-38GPa.样品模量E_b随拉伸倍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其变化趋势与非晶区取向因子的变化相类似,说明非晶区取向是左右样品模量的重要因素.室温下,69倍拉伸样品的模量为27GPa,约为表观结晶模量的3/4,且其值在-150-160℃的温度范围内没有急剧变化,说明超拉伸明显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在各拉伸样品中,考虑伸直链结晶生成的可能性,利用并串联力学模型对伸直链结晶的体积分数做了估算,并对X-射线衍射法所得表观结晶模量进行了修正,认为室温下聚丙烯的真正晶区模量约为47GPa.  相似文献   
3.
 用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对二甲苯溶液中冷却析出的结晶沉积压制成的结晶垫,经热拉伸制备了不同拉伸倍数的薄膜.与用低分子量聚丙烯制备的结晶垫或熔融结晶物不同,超高分子量聚丙烯的结晶垫显示出极高的拉伸变形性能,因而制得了高达69倍的拉伸样品.WAXD照片表明在未拉伸的结晶垫中,微晶的c轴沿结晶垫法线方向择优取向,但仅经2-4倍的拉伸,微晶即发生破裂,且产生的较小的折叠链微晶已转向沿拉伸轴方向取向;晶区取向因子在拉伸过程中迅速增加并在较低拉伸倍数下即接近于理想取向.但非晶区取向因子在整个拉伸领域中增加缓慢.随拉伸倍数的增大,晶粒尺寸D110及D040逐渐减小;而长周期L逐渐增加.这表明在高倍拉伸样品中存在着折叠链被从片晶中拉出并部分形成伸直链结晶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用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测定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拉伸倍数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薄膜的力学性能的变化.以X-射线衍射法并基于串联力学模型的假设得到的各样品的表观晶区模量E_c~(app)约为34-38GPa.样品模量E_b随拉伸倍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其变化趋势与非晶区取向因子的变化相类似,说明非晶区取向是左右样品模量的重要因素.室温下,69倍拉伸样品的模量为27GPa,约为表观结晶模量的3/4,且其值在-150-160℃的温度范围内没有急剧变化,说明超拉伸明显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在各拉伸样品中,考虑伸直链结晶生成的可能性,利用并串联力学模型对伸直链结晶的体积分数做了估算,并对X-射线衍射法所得表观结晶模量进行了修正,认为室温下聚丙烯的真正晶区模量约为47GPa.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壳聚糖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壳聚糖(CM-CTS)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条件对CM-CTS吸附胆红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随着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加和体系温度的升高.最大吸附率和吸附速率均相应增加:在接近人体血液pH值的条件下,CM-CTS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较佳:人血清白蛋白和离子强度的增加对CM—CTS吸附胆红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孔分子筛MCM-48的室温合成与表面修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室温条件下的碱性介质中合成了介孔分子筛MCM-48,并对其进行了有机官能团表面修饰。利用HRTEM、低温N2吸附、XRD、TG、IR和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产物MCM-48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大比表面积、大孔容和窄分布的孔径。由硅烷试剂表面修饰后的MCM-48,由于有机官能团接枝在MCM-48的内表面,占据了孔道内部空间,使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都减小。  相似文献   
7.
8.
电子束焦斑偏离轴线中心的现象严重影响器件辐射效应实验的效率。介绍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抑制电子束焦斑偏心的方法,研制了一种小尺寸不锈钢阴极,比较了不锈钢阴极和传统环形天鹅绒阴极在"强光一号"装置上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小尺寸不锈钢阴极,最大辐射剂量位于靶面中心的概率为67%,位于35mm圆圈内的概率为100%。相比传统环形天鹅绒阴极(最大剂量落于中心位置的概率约20%,有60%以上概率偏离中心2~3cm)的实验统计数据,焦斑的偏心现象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方便地测量封有内靶的高能电子加速器束斑,采用了一种基于厚针孔成像技术的动态监测系统.本文给出了采用该系统在15MeV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打靶后的束斑测试结果,并简要介绍了成像原理和处理办法.通常的“三明治”方法需要冲洗X光胶片,整机调试时更要多次冲洗,效率较低.与之相比厚针孔成像方法可以实时成像,配合调机及时观察束斑的变化情况,使加速器参数调整有的放矢,提高了调机效率.  相似文献   
10.
The complex [Cu(bipy)(pc)(H2O)(ClO4)]·H2O(1)(bipy:4,4'-bipyridine;Hpc:α-pyridine carboxyl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and elemental analysis.It crysr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The crystal structure reveals that Cu(Ⅱ) centre adopts a pseudo octahedral geometry.Ligand 4,4'-bipyridine as a bridge coordinates to two different Cu(Ⅱ) center to form a onedimensional zigzag chain.One dimensional chains are linked by C-H…O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two-dimensional layer.Layers are connected by O…H-O hydrogen bond to generat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The cyclic voltametric behavior of complex 1 is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