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腹腔大出血(附13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手术治疗后发生腹腔大出血的死亡率高 ,现结合我院的病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1991~ 2 0 0 1年间行胰腺、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治疗的SAP 115例中 ,术后腹腔大出血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2 4~ 5 8岁。出血共 2 3例次 ,时间为术后 2h到 2个月 ,16例次发生在术后 5~ 2 0d。死亡 8例。临床表现为伤口或引流管有鲜红色的血液流出 ,并有失血性休克表现。所有病人均排除消化道内出血来源。在 2 3例次的出血中 ,以胰床广泛渗血和胰腺小血管破裂出血最多 ,占 6 5 2 2 % (表 1)。止血方式和结果见表 2 ,4例压迫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对比PCNA、c-Myc、edc2 kshRNA对PC的过度增殖和成石潜力的影响,以期筛选PC抗增殖治疗的最佳靶点.方法:经十二指肠乳头向胆总管内逆行插入尼龙缝合线建立慢性增生性胆管炎的大鼠实验模型.三种反义治疗组则以尼龙缝合为导引向胆总管内分别注入0.5 mL的PCNA、c-Mye或cdc2 k shRNA.结果:PCNA shRNA治疗组的胆道黏膜上皮和胆管壁胶原纤维的过度增殖程度均明显低于c-Myc、cdc2 k shRNA治疗组;此外,PCNAshRNA治疗组胆管壁的黏蛋白基因表达及黏蛋白分泌也低于c-Myc、cdc2 k shRNA治疗组.结论:PCNA shRNA治疗能够更为有效的抑制PC病变胆管的胶原纤维过度增生及黏液过度分泌,更有望达到预防胆道再狭窄和结石术后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胆结石的术后高复发率和胆道再狭窄率均与术后遗留的慢性增生性胆管炎(proliferative cholangitis,PC)密切相关,故探讨CDC2 kinase shRNA对PC的抗增殖疗效和抑制成石潜力的可行性意义重大.方法 向大鼠PC模型的胆总管内注入0.5 ml的CDC2 kinase shRNA.数据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 CDC2 kinase shRNA可通过抑制CDC2 kinase,PCNA和Procollagen Ⅰ的表达,有效遏制胆道黏膜上皮、黏膜下腺体和胆管壁胶原纤维的过度增殖,并使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的分泌减少50%,从而降低PC的成石潜力.结论 CDC2 kinase shRNA对PC的抗增殖疗效可能有助于预防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后复发和胆道再狭窄.  相似文献   
4.
探讨经方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机制.通过检索维普、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1985年至2010年,有关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经方、甲状腺炎(EAT)、瘿病等关键词的文献,总结中医运用经方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规律.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防治现状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依据瘿病的病因病机,分析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辨证分型及运用经方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阐述经方治疗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应用前景.中医经方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既可改善甲状腺功能,又有效地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毒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沈阳地区夏秋季节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沈阳地区夏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主要变应原种类,为该地区季节性AR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年7~9月就诊的327例 季节性AR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年龄分布高峰:男性为7~12岁、28~37岁,女性为28~47岁;主要花粉变应原为蒿属273例(83.49%)、豚草176例(53.82%)、蒲公英142例(43.43%)、禾本类128例(39.14%)、葎草113例(34.56%);单一花粉过敏28例(8.56%),2种花粉28例(8.56%),3种及以上271例(82.88%);129例(39.45%)伴尘螨过敏,35例(10.70%)伴霉菌类过敏。结论 沈阳地区7~9月是季节性AR的高发 时节,8月达最高峰,男性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发病人数高于女性,主要花粉变应原为蒿属、豚草、蒲公英、禾本科及葎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80~2003年连续 24年两个不同时期的 13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原则、方法和结果做回顾性对比分析。1993年以前SAP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辅,共 215例。1994年开始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共 1161例。结果 随着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完善和作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病人的比例减少,病死率明显下降。两个时期的手术率分别为 66 .98%和 19 .38%,病死率为 29. 76%和 10 .77%。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是治疗感染和局部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早期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7.
从原发性甲减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辨证治疗、针灸治疗、其他治疗等方面分别探讨了近年来中医药对原发性甲减的治疗现状,并小结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甲减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加强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从多方面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以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我院于1991年12月至1992年10月开展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72例,手术成功267例(98.2%)。术后有并发症者5例(1.8%),包括胆囊4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无一例死亡。对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探索无胆囊结石的健康人/肝移植供体和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清和胆汁中代谢物质的差别,分析与胆囊结石发病机制相关的代谢变化。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9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清标本(17例)和胆汁标本(19例),同时收集同期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体检的10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以及15例肝移植供体的胆汁标本,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比较无胆囊结石的健康人/肝移植供体和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清和胆汁中代谢物质的差异。结果与无胆囊结石的健康人比较,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的缬氨酸、丙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丙酮酸、肌酸酐、胆碱、α-葡萄糖、β-葡萄糖、酪氨酸、组氨酸及次黄嘌呤的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而乳酸盐、乙酰乙酸及1,2-丙二醇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肝移植供体比较,胆囊结石患者胆汁中的牛磺酸结合的胆汁酸、甘氨酸结合的胆汁酸、胆碱及磷脂酰胆碱的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而胆固醇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清和胆汁代谢物和无胆囊结石的健康人/肝移植供体存在明显差异,1H-NMR代谢组学方法有助于研究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