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火针是针灸中常用的一种祛除疾病的针刺手法,是将针烧至通红,然后快速刺入人体的穴位或某一部位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手法自古用之,随着社会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众多医家也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使火针得以发展,其用途也在不断的变广,如在治疗痹证、内、外科以及后来治疗头面部疾病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也印证了古人提出的以热引热的理论,但是药三分毒,火针也有自身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这是历代医家为后人继续研究和创新而留下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3.
骨钙素测定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钙素(BGP)通常是作为骨骼成骨性增生的一种特异性标记物,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的变化则少见报告。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50例PHC患者血清中BGP,增高者为66%(33/50)。其中6例AFP阴性PHC患者有3例BGP增高,经统计学处理BGP与AFP含量变化无相关性。增高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是肝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指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慢性缩窄环术前后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与三叉神经的组织学改变,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为治疗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大鼠一侧三叉神经分支眶下神经(ION)行缩窄环术(CCI),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及三叉神经组织学改变。结果:1.术后2周到8周,在ION支配区域内,大鼠出现痛觉超敏现象,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4周开始逐渐恢复,术后12周左右恢复至术前水平。2.术后2周,I0N-CCI区域神经纤维肿胀,髓鞘脱失,正常结构消失;术后4到8周,神经纤维仍有脱髓鞘改变;术后12周神经纤维密度均匀,髓鞘与轴突比例恢复正常。结论:慢性缩窄环术后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与其局部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SchwabⅣ级截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Schwab Ⅳ级截骨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比较术前、术后7 d及术后24个月后凸Cobb角、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手术时间169~256 (227±18) min;术中出血量850~1 450(980±15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0个月。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7 d及24个月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术后24个月X线片显示,内固定物无断裂及松动,患者截骨界面均达骨性融合。结论后路SchwabⅣ级截骨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8.
跟骨骨刺与跟痛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跟骨骨刺与跟痛症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方法:从本院门诊选择局部注射治愈1年以上的有骨刺与无骨刺的跟痛症患者26例,通过X线片重点观察对比有骨刺者治疗前后骨刺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8例有骨刺者骨刺仍存在,有的甚至较治疗前增大,但跟痛症却未复发;1例无骨刺者治愈后第二年却发现有跟骨骨刺,但患者并跟痛症无症状。结论:跟骨骨刺与跟痛症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有骨刺者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机制至今不明,目前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有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和皮层扩布性抑制学说。动物模型正是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本文拟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将葡萄糖输液中间品pH值调至3.40~5.40,对成品中葡萄糖、pH值及5-羟甲基糠醛量进行测定比较,发现输液中间品pH值对成品的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