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被称为“第三类镇痛药”的金丝桃甙由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王选荣等从植物药黄蜀葵、照山白中成功提取。 金丝桃甙的研究始于20年前,当时,安徽医大一院口腔科用黄蜀葵花煎剂治疗口腔溃疡获得显著止痛效果。随后,他们开始了“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研究人员从中分离出5种黄酮单体,其中金丝桃甙含量为1.8%,为其主要功效成分。药理研究发现,金丝桃甙对实验动物的辐射刺激致痛、注射缓激肽致痛等有显著镇痛作用;制成药膜外用临床观察238例,总有效率达96.5%。其作用机制和现有的吗啡类、阿司匹林类镇痛药不同,它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维生素C治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制作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荷瘤7d后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维生素C低剂量组(2.0g/kg);维生素C中剂量组(4.0g/kg);维生素C高剂量组(8.0g/kg);5-Fu组(20mg/kg)。于用药结束后次日处死各组小鼠,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维生素C可抑制大鼠肿瘤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维生素C高剂量组与5--Fu组肿瘤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生素C可诱导大鼠肿瘤细胞凋亡,维生素C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维生素C高剂量组凋亡率高于5-Fu组(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Ki-67蛋白表达中,维生素C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维生素C高剂量组与5-Fu组细胞凋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C在-定剂量范围内可抑制C6大鼠脑胶质瘤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其机制之一;药理剂量的维生素C能降低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具有-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波兰科学家近日宣布 ,他们用脐血干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脑细胞 ,这将有助于治疗帕金林氏症、脑震荡等疾病 ,修复脑部损伤。脐血干细胞曾被医生们用来对白血病和淋巴癌患童进行治疗。当病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植入这种细胞以后 ,它们会自动变成造血细胞 ,并将帮助人体重新建立免疫系统。研究证明 ,脐血干细胞也具有和骨髓干细胞等相似的功能 ,将来还可能在实验室里用脐血干细胞培育出其它类型的细胞。但目前必须弄清控制细胞发育的机制 ,这样才可以在今后通过它们在实验室里制造出需要的组织 ,或者使病人肌体中的内脏器官得到受控再生。(海农摘自 …  相似文献   
6.
载脂蛋白(a)遗传多态性与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apo(a)与Lp(a)的关系 脂蛋白(a)[lipoprorein(a),Lp(a)]是一种独立的运载胆固醇的脂蛋白颗粒,于1963年由挪威Berg发现并命名.Lp(a)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结构及功能特点与LDL极其相似,疏水性核心含有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酯(ES-Ch),表面由胆固醇和磷脂包裹,上嵌有亲水性载脂蛋白;另一部分是亲水性糖蛋白,称之为apo(a),不同于LDL,一般认为Lp(a)含有1个或2个Lp(a)分子和1个载脂蛋白B-100(apoB-100),它们之间以二硫键结合[3],而LDL只有单一的apoB100.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肝细胞受体B3(EphB3)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的侵袭、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EphB3慢病毒过表达及EphB3-siRNA感染U87MG、U251细胞系,采用细胞划痕实验、细胞侵袭(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phB3过表达及siRNA干扰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采用细胞多重免疫荧光检测EphB3的过表达及敲低检测EphB3、p-PI3K、p-AKT共表达情况;收集Ⅰ~Ⅳ级胶质瘤组织样本4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phB3的表达,组织多重免疫荧光检测EphB3及p-PI3K、p-AKT的共表达。结果 U87MG、U251细胞系过表达EphB3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减弱(P<0.05),敲低EphB3后U87MG、U25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增强(P<0.05);EphB3过表达后p-PI3K、p-AKT表达下降(P<0.05),EphB3敲...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消岩汤姑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Ⅲb~Ⅳ期NSCLC患者127例,其中治疗组73例,采用了消岩汤加减联合姑息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单纯姑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免疫功能指标进行疗效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显著延长了NSCLC患者的中位PFS(median PFS,m PFS)(3.6月vs 2.3月,P=0.017),但中位OS(median OS,m OS)未见显著获益(5.73月vs 5.33月,P=0.176)。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KPS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34%,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最常见者,其治疗仍然是神经外科的难点.尽管1976年Jannetta[1]提出神经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并发展了显微血管减压术,但由于血管压迫并非系唯一原因,手术方案应以术中具体情况确定.1998-2006年对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3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术中探查有无血管压迫分别采用显微血管减压和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