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花 《中国电动车》2015,(4):238-239
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表现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艺术形式。农民画是农民自己创作和自我欣赏的,并在特定时期出现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现代艺术气息,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将农民画的特点运用到儿童画中,儿童画将会出现新的血液,同时农民画也得到很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2.
3.
移动式动态线路加载车通过曲线时,如不主动控制,安装在仪器车车底的刚度检测架与轨道之间会有偏移,当曲线半径很小时,刚度检测架上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就会超出量程,造成曲线地段轨道刚度无法测量。为此,设计了刚度检测架跟随系统。本文介绍了跟随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和运动控制软硬件设计。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移动式动态线路加载车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结构逐渐转型与调整,服务业发展迅猛,如今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以浙江省国际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根据服务贸易的概念与分类,从整体规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水平等方面入手,掌握现阶段浙江省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即贸易规模整体偏小,发展不均衡;新型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待升级;开放度有待提升,外资引进不足。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策略,即助推新兴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分配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发挥货物贸易促进作用,扩大开放程度;发展数字贸易,推动服务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受横风作用的车辆动态性能,建立了基于静态分析模型的动态分析模型,通过横向动载荷实车试验,验证了动态分析模拟程序的有效性。在比较了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差异的同时,验证了横风频率对车辆动态性能的影响,提高了临界倾覆风速的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6.
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车可以连续测量轨道刚度。加载由加载车的作动器实现,加载车工作时作动器以车体为反力架将载荷传递到钢轨上,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轨道的变形。液压加载系统能够控制作动器对轨道施加垂向和横向载荷。本文介绍了动态加载车液压加载系统布局与液压加载机构的设计。移动式线路动态加载车投入使用后,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测试数据稳定。  相似文献   
7.
沿竖壁自然对流边界层微分方程组速度和温度均耦合,在打靶法中应用Newton求根的方法解对应的相似性微分方程组时对初值选择要求较高,在根值附近收敛变慢.将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转化为初值问题求解的打靶过程可看作优化设计问题,用优化设计算法求解.将基于生物群信息传递规则和觅食规则提出的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应用到打靶法的求解过程中,并与其它优化算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用于沿变壁温竖壁自然对流层流边界层微分方程求解是可行的,计算过程稳定,对初值选择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针对轨道刚度检测数据中由于钢轨焊接接头所导致的高频冲击成分,提出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自适应信号平滑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多分辨率分析手段将信号分解为高频和低频成分,利用高频信号尺度平均小波功率谱识别钢轨焊接接头位置,并通过自适应平滑方法消除信号中高频冲击成分干扰。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在保留反映轨下基础结构中长波成分基础上有效消除由于焊接接头高频冲击特性所造成的影响,为检测数据分析及轨道状态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金花 《中国水运》2014,(6):250-252
文中结合江苏省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河大桥北塔基础施工情况,通过特大型桥梁陆上成桩施工特点,叙述施工工艺流程,同时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分析研究大孔径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在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同时节约桩基施工成本,希望对类似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横向预应力加固板梁桥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板梁桥的常见病害形式,采用了横向预应力加固技术并对板梁桥加固前、后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其荷载横向分布规律证明采用横向预应力技术加固板梁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