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分别使用二甲基亚砜浸泡的物理方法及苯基乙烯基亚砜加成的化学方法对纤维素膜进行了改性,并对改性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纤维素膜仍为致密结构,SO2的渗透性能及其对N2的分离性能明显提高,其中改性液中添加二甲基亚砜的均相化学加成反应所得的改性膜具有较好的SO2渗透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用初速度法测定了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 E.coli A_(56)(pPA22)游离细胞和固定化细胞水解青霉素 G 的动力学常数,并进行了动力学模型的检验。该菌体酶活高,米氏常数小,固定化后米氏常数和苯乙酸抑制常数增大,底物抑制常数和6-APA 抑制常数没有变化。通过青霉素 G 裂解过程的考察,验证了青霉裂解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及动力学常数测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共混膜,用渗透汽化膜技术实现了甲醇/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物的有效分离,研究了共混组成、操作温度、原料组成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混膜中CS含量的增加,膜的渗透通量增大,分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共混膜中CS含量为66%时,该膜具有优异的渗透汽化性能,有较大渗透汽化分离指数PSI值=660.8g/(m2.h).操作温度升高,膜的渗透通量增大,分离系数略微减小;随着原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大,膜的渗透通量增大,分离系数减小.该共混膜在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物时得到的渗透侧甲醇的浓度远大于对应饱和蒸汽的浓度,表明用膜法渗透汽化分离是优于精馏分离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空纤维膜组件逆流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五阶 Runge-Kutta 法和 Hooke-Jeeves 模式搜索法求解。考察了中空纤维膜的长度、直径及根数对多组分气体渗透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原料气流量及操作条件下,随膜长度、直径及根数的增加,渗透气流量和 CO_2脱除率增大,而渗透侧 CO_2含量降低;膜管内压降随膜长度和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随膜根数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的膜总渗透面积下,可以通过改变膜组件参数调节膜的渗透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5.
低温催化水解二硫化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浸渍法制备水解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和极差分析,确定催化剂活性组分,并优化其组成为Ce5%K2CO314%。极差分析表明水解活性金属种类和碱含量对二硫化碳水解转化率影响显著。二硫化碳水解为一串联过程,其中二硫化碳水解生成硫氧碳为整个水解的控制步骤。研究了操作条件对水解二硫化碳的影响。在反应温度130℃、空速21700h-1、相对湿度1 6%、入口二硫化碳浓度160mgS/m3条件下,水解转化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6.
三、函数和子程序用于计算机程序时,函数这个词的意义是一个程序块,子程序也是程序块,这些程序块在某种意义上是独立存在的,并能为其他程序分块所调用。前一讲中的内部函数就是函数的一种。运用函数和子程序给程序编写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①那部分程序可以被反复调用,因  相似文献   
7.
α-纤维素膜气体分离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江  刘健辉  袁权 《化工学报》2003,54(3):333-338
制备了α-纤维素膜并对其气体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水溶胀下,CO2、H2、CH4、N2、O2等气体在α-纤维素膜内的气体渗透速率.通过比较研究醋酸纤维素膜、苯甲酰化纤维素膜和聚砜膜在干态和湿态下的气体渗透性能,揭示了水对α-纤维素膜气体渗透性能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PSf/TiO2共混膜,重点考察了加入少量PSf对共混膜结构和性能变化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接触角仪和拉伸强度仪等对膜的形态、亲水性和机械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PSf后TiO2在整个膜断面分散更均匀,膜整体亲水性增强,不可逆污染减少.在膜配比PVDF/PSf/TiO2为90/10/3时,共混膜的通量恢复率由64.0%增大至93.2%,膜的抗污染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声化学微反应器——超声和微反应器协同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反应器和声化学技术都是化工过程强化的重要手段,但都有优缺点。阐释了“声化学微反应器”的理念--微反应器和声化学技术相互集成,利用超声强化微通道内的混合、传质和预防堵塞等,同样借助微反应器实现声场和气泡场的有效调控并解决声空化过程的放大难题,实现协调强化的目的。同时,深入剖析了声化学微反应器内的声空化行为、声场和气泡场调控规律,以及多相流动体系中的混合与传质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并指出超声空化过程中表界面时空尺度现象和理论是实现并优化超声强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T形微通道中互不相溶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摄动有限体积(PFV)算法和水平集(level set)技术对T形微通道内互不相溶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两相界面张力和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流动的影响,精确地捕捉到了油水两相流动的界面。对一些典型的T形微通道油水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总结出了微通道内两相流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微通道内的液液两相流动实验设计和工业应用提供了新的数值预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