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目的 获得肌肉收缩力学特性与其电生理特性间的实验关系。方法 用肌电仪发出不同波宽、不同强度的脉冲电流,对家兔的胫神经进行刺激,记录其复合动作电位及收缩力。结果 得到了收缩力与各种肌电信号的实验关系曲线。结论收缩力与刺激电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复合动作电位幅值(CAMP)之间呈线性关系,且收缩力与肌电积分值之间也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甲亢性及非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病人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为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42倒周期性瘫痪(PP)病人分成甲亢性PP(TPP)23例及非甲亢性PP(非TPP)19例两组,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皮肤交感反应(SSR)测定,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非TPP组EMG异常16例(69.6%),TPP组为15例(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NCV、SSR潜伏期和波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PP病人伴有明显的肌电图异常,神经传导异常,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者是转化为AD的高危人群,从MCI转化为AD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对MCI的研究已成了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早期诊断MCI的客观手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从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找到早期发现MCI的方法。神经电生理检测有敏感、方便和无创的优点,近年来被用来研究MCI脑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变化特点,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事件相关电位、脑诱发电位、脑电图和脑电功率方面,其中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较深入,发现神经电生理对MCI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神经心理学、神经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等联合检查可提高MC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托吡酯(TPM)对成人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TMP治疗的35例成人癫(癎)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检测.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时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P300潜伏期明昆延长(P<0.01~0.05);12个月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 TPM对癫(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出现在加量期,并且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皮层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经颅皮层电刺激加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评分法及经颅皮层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观察病人疗效。结果治疗30d后,治疗组FMA及Barthel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MEP皮层电位潜伏期及CMC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皮层电位波幅明显增高(P〈0.01)。结论经颅皮层电刺激是促进急性脑梗死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梨状肌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常易造成误诊。回顾1999年11例梨状肌出口综合征及同期20例腰椎间盘突出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资料,以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此二症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观察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 I)患者脑部神经生化物质的变化。方法应用1H-MRS技术对34例MC I患者(患者组)和34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检测左额叶、左颞叶和右顶叶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C r)。患者组人组后均予多奈哌齐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1H-MRS。每次1H-MRS检查的同时,患者组各接受1次神经心理量表测试。对照组仅进行1次神经心理量表测试。结果治疗前MC I组与对照组MRS比较:左额叶和左颞叶的NAA/C r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右顶叶NAA/C r无显著差异;Cho/C r在三个脑叶均无显著性差异。MC I组治疗前后NAA/C r比较:左额叶和左颞叶的NAA/C r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AA/C r均提高。治疗前MC I组与对照组神经心理各项评分得分比较:MC I组各项记忆得分和Bos-ton命名测验得分有显著差异,视觉空间和执行功能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MC I组治疗前后神经心理各项评分得分比较:各记忆分项得分明显提高,Boston命名测验得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枕叶癫痫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PVEP)和氢质子波谱分析(1HMRS)检查,分析二者在枕叶癫痫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患者进行PVEP、1HMRS和MRI检查。VEP检查分析其P100潜伏期和波幅;1HMRs测量双侧枕叶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得出NAA/Cr、NAA/Cho和NAA/(Cr+Cho)的比值。选取年龄相应的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同样进行PVEP和1HMRS检查。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的P100潜伏期和波幅、NAA/Cr、NAA/Cho和NAA/(Cr+Cho)比值的差异;分析P100潜伏期与NAA/(Cr+Cho)比值的相关关系。结果:患者组NAA/Cr、NAA/Cho和NAA/(cr+Cho)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100潜伏期和波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100潜伏期延长与NAA/(Cr+Cho)比值降低呈负相关。结论:PVEP和1HMRS检查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枕叶癫痫诊断的可靠性,还可帮助定位,为MRI无可见病灶者行外科治疗提供依据;1HMRS在枕叶癫痫定位诊断方面较MRI更敏感;PVEP和1HMRS检查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