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5个地区的荸荠种杨梅为对象,采用感官评价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产地荸荠种杨梅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感官评价结合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分析结果显示:产于仙居的荸荠杨梅具有优秀的感官品质。在5个荸荠种杨梅中共检测到挥发性风味成分89种,包括醛类14种、醇类11种、酯类17种、萜烯类14种及其它酮类、酸类、芳香烃类等物质33种。样品间的风味物质含量和种类存在差异,分别为仙居杨梅(886.06μg/100 g,70种)、余姚杨梅(1 038.12μg/100 g,73种)、瑞丽杨梅(1 313.90μg/100 g,62种)、苏州杨梅(166.45μg/100 g,54种)以及恩施杨梅(985.42μg/100 g,70种)。其中,挥发性物质含量较高的成分主要是己醛、3-壬烯醇、反式石竹烯、葎草烯、异香橙烯环氧化物等。结合因子分析结果,瑞丽杨梅的品质得分更高。  相似文献   
2.
食品贮藏和流通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品质劣变现象。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开展食品贮运过程中的品质预测研究,对食品品质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机器学习在食品贮藏品质预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的品质预测方法及其局限性。重点介绍近年发展快、应用广的集成学习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及预测性能评估方法,展望机器学习在食品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展食品科学的交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鲜切芋艿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研究(10.0±0.5)℃条件下,蒸馏水(CK)和不同质量分数(0.3%、0.5%、0.7%)苹果多酚浸泡处理对其色泽、硬度、糖类物质含量、总酚含量、丙二醛含量及褐变相关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处理能够延缓芋艿切片贮藏过程中的褐变进程,其中以0.5%苹果多酚处理的效果最佳;与CK组相比,0.5%苹果多酚处理可以保持芋艿切片较好的色泽和较高的硬度,延缓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和总酚含量的升高,抑制芋艿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脂氧合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从而延缓鲜切芋艿贮藏过程褐变的发生,保持鲜切芋艿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
荔枝加工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荔枝加工制品的品质评价指标、加工特性与品质的相关性.针对不同的荔枝加工产品,对其加工适宜性的评价指标、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对加工品质评价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荔枝加工品质评价提供一套可行的参考方法,亦为荔枝加工产品原料的选择和品质评价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茶多酚、1-甲基环丙烯(1-MCP)及其复合处理对采后黄心猕猴桃品质变化的影响,以四川浦江黄心猕猴桃为试材,首先采用1-MCP处理24 h,然后用0.7%茶多酚涂膜处理,做常温贮藏试验。在贮藏期间取样分析硬度、失重、色差b值、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果胶含量、多聚半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和果胶裂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处理能够延长果实常温贮藏期,保持较好的果实颜色,并能明显降低果实失重率,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量峰值的出现,从而延缓果实营养物质的消耗,较好地保持猕猴桃的感官品质。综合分析表明,复合处理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核桃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对核桃花提取物依次进行模拟口腔消化、胃消化和小肠消化,分别采用福林酚法和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测定核桃花提取物在不同消化阶段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核桃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口腔消化、胃消化和小肠消化过程中,核桃花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总酚含量从消化前的3.30 mg/mL降至消化后的0.62 mg/mL,降低了81.21%;总黄酮含量从2.88 mg/mL降至0.02 mg/mL,降低了99.31%;核桃花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从211.02 μg/mL上升到424.45 μ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从220.63 μg/mL上升至421.82 μg/mL,铁还原能力从106.13 μg/mL下降为40.47 μg/mL。在模拟胃消化和小肠消化阶段,酸碱环境和消化酶的作用破坏了核桃花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使其抗氧化活性发生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西湖龙井在浸泡过程中可溶出抗氧化物质,使茶汤具有抗氧化能力。为探究不同冲泡条件对西湖龙井抗氧化特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茶水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温度等冲泡条件下,西湖龙井茶汤色度、茶多酚、维生素C、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茶水比减小,冲泡次数增多,茶多酚和维生素C浓度降低,茶汤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减弱;相反,随着冲泡温度升高,时间延长,茶多酚和维生素C浓度升高,茶汤抗氧化能力增强。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色度与抗氧化特性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抗氧化特性的评价可以用色度来简化。研究结果为科学冲泡茶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人们根据需求更加合理地饮茶。  相似文献   
8.
不同包装方法对低温贮藏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双孢蘑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2、0.04mm PE薄膜进行挽口、直接封口、抽真空后封口、抽真空后充入(5%CO2+15%O2)再封口等处理,并于(3±0.5)℃下贮藏.以感官评定、色差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褐变度为指标,探讨不同包装方法对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品质以及环境气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2mmPE保鲜袋,以挽口(每隔2d打开袋口0.5 h)的方式进行低温贮藏,可得到较好的感官评定值和色差值: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褐变度;较好地维持贮藏环境内高O2含量(12.33%以上)和低CO2含量(4.56%以下);贮藏期为8 d.  相似文献   
9.
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比较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杨梅果粉的水分含量、溶解性、流动性、色泽、香气成分、VC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总酚含量,研究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微波联合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对杨梅果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所得杨梅果粉水分含量(3.68%)最低,溶解性(57.68%)、流动性(34.25°)和色泽(a*值为24.48)最好,干燥后杨梅的特征香气成分损失最少,VC、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03.51、122.81、144.59 mg/100 g)最高;其次是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真空干燥效果最差。综合考虑杨梅果粉的品质、干燥效率和成本,热风-微波联合干燥适宜在杨梅果粉加工产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山核桃多酚是一大类物质,它既是山核桃稳定口感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其表现生理活性、抵御外界伤害的主要次生代谢物质;对山核桃抗氧化性的相关研究涉及到多酚物质的提取纯化及有效成分鉴定等方面。文章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对山核桃多酚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山核桃等坚果功能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