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4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倍体毛白杨低硬度NaOH-AQ浆的氧脱木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三倍体毛白杨低硬度NaOH-AQ浆氧脱木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用碱量、温度、时间、氧压及助剂用量)对三倍体毛白杨低硬度NaOH-AQ浆氧脱木素后的卡伯值、黏度、白度以及木素的脱除情况等的影响,确定了该浆种氧脱木素较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蒸煮助剂在化学制浆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几类传统和新型蒸煮助剂,并较详细地说明了其性能、特点,同时就其在蒸煮过程中对蒸煮药液的影响及对木素、半纤维素与纤维素的作用作了阐述.尤其详细介绍了最新的蒸煮助剂及其在深度脱木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物酶的专一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已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采用生物酶预处理木质纤维原料不仅可以改善纤维形态、提高纸浆性能、降低磨浆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缓解传统制浆造纸工业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为造纸行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但目前生物酶技术在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工段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生物酶在各种环境下如何保持活性、生物酶成本高、处理条件苛刻及反应时间长等均是实际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果胶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及木质素降解酶等生物酶预处理木质纤维原料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解决上述问题并使生物酶预处理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化生产中达到高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桉木预水解液为原料,首先采用Ca(OH)_2和活性炭处理制备二级处理预水解液,然后采用聚木糖酶酶解制备低聚木糖。探讨了处理过程中聚木糖酶用量、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pH值对二级处理预水解液中聚合度为2~4的低聚木糖(低聚木糖_(DP2~4))含量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低聚木糖产品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聚木糖酶处理桉木预水解液制备低聚木糖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聚木糖酶用量2 U/g、处理时间3 h、处理温度55℃和处理液pH值5.5,在此条件下,经酶处理后所得三级处理预水解液中低聚木糖_(DP2~4)含量为12.22 g/L,与未经过酶处理的二级处理预水解液相比,低聚木糖_(DP2~4)含量提高了67.2%;经过酶处理后三级处理预水解液中低聚木糖_(DP2~4)含量占桉木预水解液中总木糖含量的56.1%。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表明,经过聚木糖酶处理预水解液所制备的低聚木糖中含有部分糖醛酸侧链,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麦渣与制浆废液共混制备的成型颗粒燃料的燃烧特性,通过热重分析法对其燃烧热力学及燃烧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浆废液的添加使颗粒燃料出现固定碳的二次燃烧阶段,有利于降低成型颗粒燃料的挥发分、固定碳燃烧阶段的点火温度及最大燃烧速率温度,对颗粒燃料的燃烧有正向协同作用;制备的颗粒燃料的一阶动力学模型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5以上,颗粒燃料在挥发分燃烧和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随制浆废液的添加而降低。当废液固形物质量分数为53%时制备的成型颗粒燃料,其挥发分燃烧阶段和固定碳燃烧阶段的活化能为72.85和83.52 kJ/mol,指前因子为2.82×106和3.73×105 min-1。制浆废液的添加使颗粒燃料更易燃烧,且燃烧过程稳定不易爆燃。  相似文献   
6.
探究了KOH与NaOH在用碱量3%~7%(以KOH计)与浸渍时间10~80 min的不同条件对麦草化学机械浆及所抄纸张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浸渍温度95℃的温和条件下,KOH浸渍的麦草化机浆与NaOH浸渍的麦草化机浆相比,具有更高的紧度和强度。在浸渍过程中,由于KOH具有较强的脱木素能力,纸浆得率下降较多;KOH碱性较强,导致残液的pH值较高。KOH比NaOH破坏麦草纤维素结晶区的能力更强,因此其浸渍后的麦草浆中纤维形态较NaOH浸渍后的纤维形态更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果胶酶处理前后浆料的打浆度、动态滤水时间、Zeta电位、细小纤维含量、细小组分留着率、成纸物理强度等纸浆的性能指标,研究了果胶酶处理BCTMP对湿部化学的影响。并优化出果胶酶处理BCTMP的最佳工艺条件:酶用量11IU/ml绝干浆、浆浓1.0%、初始pH值4.5、温度45℃、处理时间60min,可以获得最佳的助滤助留效果。这表明果胶酶对BCTMP的处理有利于改善纸浆的湿部化学环境,提高纸浆滤水和助留性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120℃预汽蒸、120℃黑液预浸以及120℃黑液预浸与螺旋挤压相结合三种预处理技术对三倍体毛白杨NaOH-AQ法和KP法进行改良蒸煮,纸浆卡伯值降至1 5以下,达到了深度脱木素的目的.与常规的NaOHAQ法蒸煮相比,120℃汽蒸预处理三倍体毛白杨NaOH-AQ法蒸煮,在相同用碱量和相近细浆得率下,纸浆卡伯值从16.7降至14.3;高温黑液预浸与挤压预处理三倍体毛白杨NaOH-AQ法蒸煮,在相近细浆得率和纸浆强度下,用碱量降低4%,纸浆卡伯值降至15.0.与常规KP法蒸煮细浆得率相近的情况下,高温黑液预浸处理三倍体毛白杨KP法蒸煮,用碱量降低2%,纸浆卡伯值降至14.1.  相似文献   
9.
最近,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酶在浆纸工业的应用引起相当大的关注,并且有些纤维素酶已顺利地投入实际生产线。Pommier等人报道了一种利用Lifiase A-40酶改进浆料滤水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热水预水解过程杨木及水解液中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了热水预水解对杨木组分、微观结构的影响及预水解液中降解产物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保温时间60 min、保温温度155~175℃以及在保温时间0~120 min、保温温度170℃的条件下,随保温温度的升高或时间的延长,杨木热水预水解后的得率、聚戊糖和Klason木素的相对含量整体减少,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和结晶度有所增加;杨木热水预水解后的纤维形貌发生变化,出现不规则碎片和孔洞;预水解液中的酸溶木素含量增加,甲酸、乙酸、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的浓度增加,糖含量随保温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加,但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