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平  李书奇  封云 《工程质量》2019,37(11):45-49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湿式电除尘煅烧脱硫塔金属材质火灾后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方法,为其他类似工业项目的火灾后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工厂供配电系统的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奇 《山西建筑》2010,36(2):209-210
针对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比选的重要性,首先阐述了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然后结合一工程实例,从技术、经济和原材料消耗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选择最优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跨音速离心压气机级间静压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车用涡轮增压器离心压气机各元件进出口及周向静压分布,开展了跨音速离心压气机级间静压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蜗舌结构未造成导风轮进口静压分布周向不均匀(导风轮进口周向压力波动在2.5 kPa之内);蜗舌结构导致短叶片轮缘静压分布的周向不均匀性;同一转速下,跨音速流动最高效率工况周向静压分布不均匀;叶轮跨音速时,蜗壳沿着流动方向进行减速扩压;同一转速下,扩压器静压提升变化很小(约在3 kPa之内),而叶轮静压提升变化很大(约13~50 kPa),叶轮静压提升的改变决定压比流量特性线的陡峭程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能量,并解决冬季柴油机难以起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冬季柴油机燃油加热快速起动系统。在利用副油箱低标号燃油起动后,将柴油机尾气余热热量通过不锈钢-钠钾合金热管由排气管引至燃油,以实现对油箱中高标号燃油加热。通过台架试验,讨论了某6缸柴油机的余热特性及柴油机可利用尾气余热回收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热管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排气温度范围为440K~800K,柴油机尾气中至少有1/3的余热能可以利用;热管起动时间仅需275s,可以提供的加热温度范围为350K~600K。试验获取了在限定转速下的有效燃油消耗率与燃油温度变化情况,证明了冬季柴油机燃油加热快速起动系统对发动机的经济性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高压比增压器高原适应性改进配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进排气系统高原状态模拟试验台架,针对所研制的增压比为4.4的高压比增压器开展高原适应性改进配机试验研究。对原型增压器,减小涡轮箱,更换高压比压气机共3组试验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浆锚搭接连接的缺陷对装配式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根轴压比为0.3的浆锚搭接混凝土柱,进行拟静力试验。其中有一根柱为浆锚良好无任何缺陷的构件,其余3根柱在单侧3根钢筋中部设置不同大小的缺陷。试验结果表明,无缺陷构件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刚度退化较慢,耗能及延性性能良好。缺陷构件滞回曲线的正负方向峰值差异随缺陷增大而增大,捏缩效应随缺陷增大更为明显。随缺陷的增大,构件承载力逐渐降低,缺陷侧承载力下降明显,造成应力分布不均。延性随浆锚缺陷的增加不断减小,最大缺陷柱的延性只有标准件的76%,但较小缺陷增量对延性影响相对较小,3根不同缺陷大小的柱位移延性系数相差不到10%。刚度退化速率与浆锚缺陷的大小成正比,当荷载较大时刚度及退化速度趋于一致。缺陷对构件耗能能力影响较大,最大缺陷构件耗能仅为无缺陷构件的65%。  相似文献   
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厂房现场检测情况及结构承载力验算,分析坡道梁板开裂原因,并给出相关建议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灌浆套筒的连接方式,灌浆质量对于结构安全至关重要,但受技术水平制约,目前对套筒内部的灌浆密实度难以直接检测,对节点施工质量缺少针对性的验收方法。为解决套筒节点质量验收问题,发明一套平行构件验收装置及方法。使用该装置制作相应平行构件,并采用与现场相同的灌浆材料、连接钢筋及施工工艺对其实施灌浆,确保能有效反应现场实际施工质量。验收装置可进行拆解,能够分离套筒与坐浆层,检测套筒试件的灌浆密实度及力学性能,并通过观察检查坐浆或分仓浇筑质量,从而实现对套筒节点质量检测的目的。这种验收装置及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廉,适合工程现场使用,完善了灌浆套筒节点施工质量的验收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新建自动控制涡轮增压器试验台架为研究平台,以某新开发高压比离心压气机为原型,开展扩稳试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音挡板结构对压比≥3.5工况具有一定的扩稳效果,最大可使喘振流量减小6.4%,流量范围拓宽2个百分点;正向导叶结构在增压压比为2.0~4.5时具有一定的扩稳效果,可使喘振流量减小3.0%~6.6%;机匣处理导叶结构引起压气机效率降低,最大降低幅度为3个百分点;蜗壳A/R值减小,具有一定的扩稳作用,可使压气机压比≤4.5时的喘振流量减小,尤其是最高压比1.5~3.5工况,A/R值减小17%,喘振流量可减少10%以上;TRIM减小对压比≥2.5工况具有一定的扩稳效果,可使喘振流量减小,转速越高减小幅度越大,TRIM值由52减至48时,喘振流量最大减小12%,流量范围最高可拓宽4%。  相似文献   
10.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以某柴油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涡轮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轴向力传统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计算。计算出不同发动机折合转速下涡轮端轴向力的大小,并与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对窄缝间隙的流场分析,找出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增压器转子转速增加,涡轮端轴向力合力越来越大,且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差异随之减小,由最大值146.314N减至125.4N,减小了14.3%;研究密封环间隙、叶顶间隙对轴向力的影响,发现叶顶间隙对轴向力影响比密封环间隙小0.155~2.955N,并且发现在整个计算的过程中,传统计算给予的假设近乎理想状态,并非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