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5DF血球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与传统的瑞氏染色镜检计数结果之间的差异。方法 用5分类血球分析仪和瑞氏染色法同时对10 0份血样进行分类计数,并用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 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计数两法无明显差异(P均>0 .0 5 ) ,但单核细胞分类计数仪器法比镜检法结果偏高(P <0 .0 0 1)。结论 对于一般血液常规检查可选用仪器法筛查,而血液系统疾病或某种原因引起的细胞结构改变应选用镜检法。  相似文献   
2.
大庆心血管病人群监测1984年与1988年发病危险因素调查情况,结果示血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高血压患病率及诊断冠心病的心电图主要明尼苏达编码,1988年均高于1984年。上述指标除BMI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步膳食调查结果,大多数营养素的摄入亦是1988年高于1984年,且胆固醇及钠的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膳食水平的改变可能与发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3项和肝功酶学6项指标变化。方法选择脂肪肝者240例,和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非脂肪肝者76例同时测定血脂和肝功酶学6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脂肪肝者血脂3项中TC、TG明显增高,HDL-C降低。肝功酶学6项指标均不同程度高于正常值上限。其中ALT、γ-GT、AST、LAP升高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及0.001)。结论脂肪肝者血脂增高和肝功酶学指标改变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皿示对脂肪肝者进行肝功酶学指标监测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73例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检测及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方法:测定73例脂肪肝患者和与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72例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脂肪肝患者组高、中、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血脂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室参加全国20省市血脂检验质量控制,室间质评五年的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总胆固醇(TC)质控20个血清池中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占8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1个血清池中占72.7%。结果失控的TC和HDL-C各为3次,分别占15%和27.3%。还认为加强实验室内部的基础质控、方法学的统一标化及操作者的熟练,是减少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报告465例非糖尿病人群中(NGT316人,IGT149人)高血压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调整年龄、性别影响后高血压组(n=140例)之6年糖尿病发病率为44.6%,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的19.7%(n=328例)。多因素(1ogist)回归分析显示排除空腹血糖与BMI这两个与6年糖尿病发病显著正相关的重要因素影响后高血压组较血压正常组仍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病危险(OR=1.8,95%可信限1.03~3.21,P<0.05)。剔除服用降压药物者及未到实验终点而失访的86例后再分析结果仍显示收缩压(SBP)高者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病危险(SBP升高20mmHg之糖尿病发病OR为1.5,95%Ci1.1~2.3,P=0.026),表明非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1986年在大庆人群糖尿病调查诊断的577例糖耐量低减(IGT)者按体重指数(BMI))25(352例)及<25(225例)分组基础上再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对照、饮食、运动及运动加饮食干预治疗组。6年前瞻性观察证明,在各组年龄、BMI、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相当的基础上,对照组、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治疗组的糖尿病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5.7%、10.0%,8.3%及9.6%。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BMI及血糖等重要糖尿病发病因素后,仍证明上述干预治疗有肯定的降低糖尿病发病率作用。实际干预治疗越好,人年发病率越低,证明对IGT者进行饮食和(或)运动治疗是减少糖尿病发病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抵抗与血液流变性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抵抗 (IR)的主要临床特征为 :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作用的抵抗 ,多见于Ⅱ型糖尿病患者。有关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的临床研究 ,少见文献报道。现将近年来我们所诊断的32例胰岛素抵抗患者及其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IR32例 ,其中男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410例正常人及糖耐量低减者(IGT)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关系,用多因素直线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INS 2h)与TC、TG及HDL-C水平有显著相关,服糖后2小时血糖(BG 2h)与TG及HDL-C水平有显著相关;TC及TG与HDL-C有显著负相关。调整年龄、性别、吸烟、FBG后,INS 2h与TC、TG、HDL—C仍有显著相关,但当加入BMI为自变量进行调整后,INS 2h与TC、HDL-C的相关性显著减弱,而仍与TG有显著相关。用空腹胰岛素(FINS)代替INS 2h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结果相似。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常与肥胖相伴随而BMI(肥胖)与HDL—C有极其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226,P<0.001),故调整BMI后,胰岛素对HDL-C的影响被低估,使两者相关性减弱。结果表明:在正常和IGT者中,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脂及脂蛋白代谢有关,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造成脂类代谢紊乱而参与心血管病变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WHO与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异同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WHO与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糖尿病 (DM )诊断标准的异同及可能的原因。方法 对大庆地区 9832人糖尿病普查中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的 10 6 9人 ,分别以WHO与ADA诊断标准划分不同的血糖水平人群。分析人群分布的异同 ,并以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种诊断标准的血糖异常人群不相符的原因。结果 WHO与ADA标准检出糖尿病患者分别为2 0 2例及 2 5 3例 ,与WHO标准比较 ,ADA标准诊断的DM符合率为 78.7% ,血糖正常人群符合率为 72 .3 % ,WHO检出的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中仅有 41.6 %被ADA判定为空腹血糖升高 (IFG) ,在空腹血浆葡萄糖 (FPG) <5 .83mmol/L的IGT及DM人群中 ,FPG均与 2小时血糖 (PG2h)不相关 ;在FPG≥ 5 .83mmol/L的人群中 ,FPG与PG2h相关。结论 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并非WHO诊断标准的替代物。WHO之IGT与ADA之IFG人群差异很大 ,以空腹血糖为标准找出与IGT完全相同的人群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