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0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经冠脉内注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球囊阻塞法制成AMI模型。经冠脉注入标记的MSC,4周后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测相对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灌注评分和射血分数,经导管检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压力升高最大速率( dP/dt)和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免疫荧光法分析MSC的植入和分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治疗组射血分数显著增加(P<0.05),心肌灌注评分和相对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P<0.01,P<0.05),LVSP、 dP/dt和-dP/dt显著增加(P<0.05,P<0.01,P<0.01),LVEDP显著降低(P<0.05)。标记的MSC在心肌中阳性表达肌凝蛋白重链、连接蛋白43、平滑肌肌动蛋白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结论MSC在体内分化为心肌和血管组织,可改善AMI猪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方五旺  陈绍良  叶飞  刘煜昊  林松  单守杰  刘玲玲  阚静  王峰 《江苏医药》2004,30(4):252-253,I003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心肌内移植对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小型猪制备AMI模型,实验组22只取骨髓分离MSC,体外培养扩增后注入至缺血坏死心肌周围,对照组8只输注等量生理盐水,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存活心肌来源和功能性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存活率100%,存活心肌增加并检测到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物,心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功能性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AMI小型猪自体骨髓MSC心肌内移植后,梗死区出现MSC来源的新生心肌,并具有正常心肌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两种国产经导管自膨式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Venus-A、VitaFlow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性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7月华中阜外医院采用一代Venus-A瓣膜/VitaFlow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79例重度A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Venus-A组54例,VitaFlow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和1年随访结果。结果 Venus-A组、VitaFlow组瓣膜植入成功率分别为100%、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VitaFlow组与Venus-A组相比球囊预扩张比例较低(88%比100%)、后扩张比例较高(12%比0)(均P<0.05)。两组患者TAVR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术后1年Venus-A组中量及以上瓣周漏发生较VitaFlow组少(5.8%比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永久起搏器植入率低(P>0.05)。Venus-A组、VitaFlow组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7%、0(P>0.05)。结论 虽然两种自膨胀瓣膜在TAVR治疗重度AS患者术中行球囊预扩张和后扩张比例有差异,但术后近期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4.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NIDDM患者和健康人各30例,进行HBR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NIDDM组HRV各指标均明显降低,HRV和病程无关。结论HRV分析是一种为临床早期发现NIDDM患者自主神经变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抽取骨髓分离、培养、扩增后12~14d行冠状动脉内注射,选取10例PCI术后拒绝行细胞治疗的AMI患者作为对照组,PCI术后1周及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超声心动图及18氟-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心肌断层显像。结果:治疗组未见与移植有关的体温升高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3个月后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代谢缺损犤(132.8±23.1)mL,(65.2±19.7)mL,(120.3±58.7)cm2犦明显高于或低于对照组犤(145.4±27.8)mL,(75.1±25.3)mL,(158.6±78.6)cm2犦(P<0.05)。两组患者射血分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自体MSCs冠状动脉内注射安全有效,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骨髓来源的心肌细胞生成及血管新生可能为其机制。  相似文献   
6.
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129例患者依据病变范围分为冠脉0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3支或3支以上);依据病变程度分为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分别统计每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及前瞻性研究。结果血尿酸水平:冠脉0支病变组(330±70)μmol/L、单支病变组(370±60)μmol/L、双支病变组(470±70)μmol/L、多支病变组(490±50)μmol/L;冠脉正常组(330±70)μmol/L、轻度狭窄组(370±50)μmol/L、中度狭窄组(470±40)μmol/L、重度狭窄组(490±50)μmol/L、完全闭塞组(450±60)μmol/L,即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扩大或和狭窄程度增加,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高低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骨髓干细胞动员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I的影响。方法:把20只大 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试验组,每只大鼠均于24 h,7 d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心肌肌钙蛋白 I在24 h,7 d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动员骨髓干细胞,迁移到 心肌,修复受损的心肌,减少心肌肌钙蛋白I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584例经PCI治疗的患者,被分为女性组(122例)和男性组(462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治疗情况,并进行长期(3~49个月)临床随访,详细记录患者临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男性患者的全因性死亡率(0:3.03%,P>0.05)及心因性死亡率(0:2.98%,P>0.05)有增高趋势,女性患者因心脏病再住院率(15.57%:9.96%,P<0.05)显著增加,但2组患者其他临床主要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校正不匹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显示,男性与心因性死亡(r=0.0874,P<0.05)及全因性死亡(r=0.0970,P<0.05)呈正相关.结论:女性患者PCI治疗的长期临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心率变异(HRV)分析是一种非介入性评价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的有效方法。在所有年龄的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已发现HRV的改变(低频成分的增加),而且HRV的改变和已确立的自主神经病变的存在有关。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可能也在葡萄糖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