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骨质稀疏症和代谢性骨病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其诊断和疗效的判断上都需要客观的评价骨矿物质含量和密度。以往采用平片检查只能做到对骨矿物质的定性及半定量检查 ,而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骨矿物质变化的精确而敏感的指标 ,故存在着很大的缺憾。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检查方法并开始重视骨强度的影像学研究 ,并在临床工作中广为应用。本文就各种影像方法的特点及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1  X线片[1~ 4 ]肉眼观察 X线平片上骨密度和软组织密度的视觉差别、骨小梁的结构特点及皮质骨的大致厚度是放射科医师读片评估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巨块型肝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48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结果证实的巨块型肝细胞癌病人分别行肝区平扫、增强后全肝双期或三期螺旋扫描,观察和分析瘤灶及肝内转移性子灶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CT征象。结果:(1)肝动脉期肿瘤实质出现密度高于肝实质的肿瘤血管和瘤区强化,门静脉期其密度迅速降低,至平衡期为低密度。(2)肿瘤边缘于肝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均可见环行强化。(3)转移性子灶仅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全瘤密度迅速降至等密度;(4)门静脉受累表现为肝内分支的边缘侵蚀、破坏、中断,或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结论:多期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示肝癌“快进快出”的增强特点,明确肿瘤的供血特征和门脉受累情况,检出伴发的肝内转移性子灶,为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腰大肌及侧腹肌相关CT参数评价肝硬化肌少症的价值。方法 采集210例临床诊断肝硬化患者腹部CT,获得L3水平骨骼肌总横截面积,计算相应骨骼肌指数(SMI)。根据SMI结果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n=105)与非肌少症组(n=105),测量相同层面右侧腰大肌轴径及横径、右侧腹肌厚度,计算腰大肌轴径指数(APMI)、腰大肌横径指数(TPDI)及侧腹肌厚度指数(LWMI);比较组间差异。以SMI结果为标准,绘制TPDI、APMI及LWMI鉴别肝硬化肌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TPDI、APMI及LWMI与SMI的相关性及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组间体质量指数、胆固醇、NRS2002评分、APMI、TPDI和LW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PDI(r=0.71)、APMI(r=0.59)和LWMI(r=0.61)均与SMI呈正相关(P均<0.01)。APMI、TPDI及LWMI鉴别肝硬化肌少症的AUC分别为0.61、0.71及0.72(P均<0.05)。男性、三酰甘油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TPDI、LWMI为肌少症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腰大肌及侧腹肌相关CT参数可用于评估肝硬化肌少症,并有望成为临床评估肌少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对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疑诊肺栓塞(PE)患者的肺部CT平扫及CTPA资料,对平扫期和增强动脉期图像进行薄层重建,以Sure-Subtraction Lung软件行柔性减影,获得CE-Boost序列图像。将重建后增强动脉期图像(A组)与CE-Boost图像(B组)上传至Toshiba Vitrea后处理工作站,测量肺动脉及其分支CT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由2名影像科医师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B组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左、右上肺动脉分支及左、右下肺动脉分支的CT值、SNR值及CNR值均高于A组(P均<0.001)。B组图像主观评分5(4,5)分,高于A组的2(1,2)分(Z=-4.980,P<0.001),且2名医师对A、B组图像质量评分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96)。结论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可提高CTPA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医学影像学教育改革中,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是影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问题为导向(PBL)的教学方法由于其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已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获得一致肯定。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的引入方便了临床病例影像资料库的建立,为影像诊断学的临床实践教学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PACS和PBL 2种方法的结合使学生对影像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利用PACS临床病例影像资源库的PBL教学模式在影像实践教学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ERK1/2 MAPK通路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Eca109细胞系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MAPK(ERK1/2)抑制剂U0126处理Eca109细胞;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ERK1/2 mRNA;Western blot检测总ERK1/2(t-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MTT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qRT-PCR检测MicroRNA-21(miR-21)。结果20μmol/L浓度的U0126可抑制Eca109细胞生长(P<0.05),破坏细胞正常形态,ERK1/2 MAPK通路的活化在蛋白质水平被抑制(P<0.05),Eca109细胞增殖和迁移明显减弱(P<0.05),显著下调miR-21的表达(P<0.05)。结论ERK1/2 MAPK信号通路抑制可减弱Eca109细胞增殖和迁移,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与其抑制miR-2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本科康复治疗学2018-2级共5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教改组和传统教学组,教改组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教学,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教改组学生影像诊断阅片能力考核成绩[(81.17±10.23)分]比传统教学组高[(77.26±8.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量新疆维吾尔族(维族)成年女性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探讨本地区维族女性腰椎BMD随年龄变化规律及差异。方法对335例维族女性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行腰椎BMD测量,并采用8种回归模型拟合腰椎BMD随年龄变化曲线,寻找最佳拟合模型方程建立参考数据库,按5岁为1个年龄组,得出BMD均值、标准差。结果 Cubic回归模型拟合度优于其他回归模型,拟合曲线决定系数为0.613(P〈0.01);维族女性腰椎峰值BMD出现年龄段在〉25-30岁组,50岁后骨量丢失有加速趋势,〉65岁组骨量丢失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新疆地区维族女性腰椎BMD的QCT参考数值,腰椎BMD在〉20-40岁相对稳定,50岁以后骨量丢失显示有加速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