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采用骨碎补、丹参、穿山甲等14味中药制成医院制剂耳聪冲剂,对321例耳聋患者进行治疗,患者服用该药以30d为1个疗程,根据听力功能损失程度分别给予1~3个疗程用药,用电测听仪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听力变化,结果表明治愈151例,显效145例,无效25例。耳聪冲剂对于因血液循环障碍,耳神经毛细胞退行性变等造成的耳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氨基糖甙类药物中毒性耳聋是目前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为耳科难治病症之一。我们运用电针加中药复聪汤剂和 ATP、辅酶A等维生素神经营养药治疗57例,与同期单纯针刺治疗的50例作对照,效果满意。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1)耳聋前有应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史。(2)耳聋系双侧性,属感音神经性耳聋,初期  相似文献   
3.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儿童5岁以后,每月至少发生1次在夜间睡眠中出现不自主漏尿症状且持续时间>3个月,部分患儿可在睡眠中被唤醒排尿。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遗尿症占多数,约占95%以上;继发性遗尿症的病因包括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神经疾病、精神行为异常、遗传及代谢性疾病等。遗尿症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为此,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故本文针对小儿遗尿症的影响因素、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方法两大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由此而引起耳中毒者日益增多,已成为耳聋的重要原因。其中,尤以氨基糖甙类的链霉素,庆大霉累、卡那霉素等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者最为多见,是耳科难治症之一。1991年5月~1993年10月期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症,即用电针(雷鸣、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位,每日电针一次,每次20分钟,连续10天停3天)、中药(用穿山甲、丹参,黄芪等配成“复聪汤”,每日一付)及西药(三磷酸腺苷、辅酶A、复合维生素B等)配合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1~2疗程后,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行为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纯音测听,声阻抗测听等,现将51例患者治疗前后微循环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骨碎补、丹参、穿山甲等14味中药制成医院制剂耳聪冲剂,对321例耳聋患进行治疗,患服用该药以30d为1个疗程,根据听力功能损失程度分别给予1~3个疗程用药,用电测听仪器检测患治疗前后的听力变化,结果表明治愈151例,显效145例,无效25例。耳聪冲剂对于因血液循环障碍,耳神经毛细胞退行性变等造成的耳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刺、电针治疗链霉素类中毒性耳聋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根据魏·皇甫谧以针刺“耳中”治疗耳无闻(耳聋),并依据耳中于反大脑皮层定位听觉区,脑血管与耳蜗的血流关系,电刺激直接兴奋耳蜗听神经引起听觉,运用针刺和电刺以聋鸣穴、耳中穴为主穴,治疗链霉素类中霉性耳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