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和单发性腭裂(CPO)是常见的先天发育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学说众多,大多倾向遗传-环境共作用的理论,但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就疾病发生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发育畸形,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关。本文对孕妇叶酸补充、饮酒、吸烟等环境因素对患儿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UB-I粘结剂粘结面的微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UB-Ⅰ粘结剂的粘结界面和粘结表面的微形态特点。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UB-Ⅰ和牙本质的粘结界面和粘结表面。结果:UB-Ⅰ粘结剂在牙本质小管内可聚合形成树脂突,在牙本质小管内的树脂突表面有树脂侧枝呈树枝状横行排列,并且和相邻的树脂突相连接,在牙本质和复合树脂之间有杂合层形成。结论:UB-Ⅰ粘合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与牙本质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机械嵌合。  相似文献   
4.
牙槽嵴萎缩或缺损是临床进行义齿修复的棘手问题。牵张成骨技术是一种新的牙槽嵴修复方法。本文就牙槽嵴牵张成骨技术的特点、牵张器的种类、操作要点和并发症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种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方法对PCR的影响,探讨临床组织病理标本理想的DNA提取方法及PCR应用。方法:采用5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应用PCR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Tween 20,NP 40加蛋白酶K法和亚氨基二乙酸法处理标本时PCR结果较为理想。结论:合适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DNA提取方法可应用PCR进行DNA水平的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珠海市卫生学校2005级8个班共394份正常人体学基础期末试卷进行分析,探讨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患者经历综合序列治疗后出现的不可避免的颌骨发育障碍仍是影响其咀嚼、面型及心理的重要问题.其常表现为面部三维方向的发育不足、上颌后缩及下颌真性前突、因上颌牙弓狭窄致牙列拥挤、咬合关系极度紊乱;与其他牙牙合面畸形相比,该病治疗难度大、术后复发率高,传统单纯牙列正畸矫治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作者就收治的1例多次修复手术后伴发严重颌骨畸形的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设计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应用计算机外科技术,采用了植骨-正畸-正颌-正畸的序列治疗计划,获得了良好的面型及咬合等效果,通过文献复习对该类复杂颌骨畸形的诊疗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9.
放射性唾液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疗作为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之后,不可避免的引起其他组织的辐射损伤,导致各种放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最严重的是放射性唾液腺损伤导致的口干症。关于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机制,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近30年来相关学者对放射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牙周炎导致的牙周组织破坏是牙周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牙周微生物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始动因子,但补体系统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同时产生免疫炎症反应,在牙周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了解补体系统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能深入理解牙周炎的发病机制,而且能为进一步以补体系统为靶点进行牙周炎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现从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的激活途径及补体的生理和病理作用,补体系统的多种成分(补体C3和C5a等)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补体参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临床和组织学证据以及通过阻断补体的作用来治疗牙周炎的可行性,补体临床应用存在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等方面综述补体与牙周炎的关系,以便系统深入地探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方向,为牙周炎防治提供合理规范的新方案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