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4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主角郝维仙小姐,是所有狄更斯作品中形象刻画最复杂,心灵表现最丰富的人物之一,也是历来评论界争议最多的角色之一,本详细分析和批驳了流行一时的郝维仙“自恋性格”论,并以此入手,重新评价,得出了郝维仙小姐是个“头脑清醒,拥有双重性格”的正常人物形象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主角郝维仙小姐 ,是所有狄更斯作品中形象刻画最复杂 ,心灵表现最丰富的人物之一 ,也是历来评论界争议最多的角色之一。本文详细分析和批驳了流行一时的郝维仙“自恋性格”论 ,并以此入手 ,重新评价 ,得出了郝维仙小姐是个“头脑清醒 ,拥有双重性格”的正常人物形象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哈姆雷特》中老哈姆雷特王的幽灵不仅是哈姆雷特行动的推动者,而且表征为流散者.幽灵居于世界之外并对世界本身进行干涉,表明了流散者的双重处境及其认同政治,而幽灵引导之下的哈姆雷特的复仇,则反映了哈姆雷特在政治与文化流散者身份之下所采取的暴力文化.因此,《哈姆雷特》中的幽灵及哈姆雷特的悲剧呈现了流散文化的政治及其无法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引爆科幻文学研究热点,科幻文学是否仍然是一种类型文学?科幻文学是否开启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任教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的宋明炜教授多年致力于科幻研究,对此提出了前沿性观点。他认为科幻文学应走出类型文学窠臼,回归文学本身的特性,因为科幻也是我们认识和再现世界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摹仿论的超越,它反映出一种文学本质上的变化。他提出超越二项性的科幻诗学建构,认为科幻作品让我们看见“看不见”的世界,科幻改变人们的世界认知。在此基础上他全面分析了二十一世纪文学与新巴洛克观念的发展关系,提出建构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巴洛克美学。宋明炜还详细探讨了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中国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密切关系、中国科幻本身就在构建世界文学等问题,认为科幻就是打破等级制和差异性,呈现世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