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9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针对生产过程中生产作业的优化调度问题,以生产质量、效率和成本阈值为约束条件,基于集对分析建立了的生产质量—效率—成本控制的生产作业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优化模型,得到相对确定条件下质量—效率—成本控制的Pareto最优解集。决策者依据实际生产过程需要,为各项生产作业从Pareto最优解集中筛选最合理的调度方案。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结合集对分析与NSGA-Ⅱ的方法解决生产作业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给出了自然免疫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定义,研究了自然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对比了自然免疫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个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钢铁产品质量检验的多点分布性,建立了多层分布式的体系结构:对钢铁产品质量判定标准的规则多、类型多关联度高的特点,设计开发出多层推理机,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智能化判定.介绍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研究电火花加工电压的模糊控制技术.着眼于改善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稳健性,探讨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计算与调整方法,具体提出了一种对模糊控制器中各语言值选用不同类型隶属函数的新控制方案;研究了控制器与系统各比例因子的调整技术;还探索了电火花加工电压的建模,以保证仿真计算的精确实用性.文中所有的理论探讨与仿真计算结果皆在精密电火花加工机床上得到了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炭公司质量检验和质量统计的分析研究,设计了煤炭智能化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整合了质量化验和质量统计,不仅实现了煤炭行业质量和计重的自动关联(质计关联),而且可根据公司下达文件为各矿井设定煤质判定标准,并根据化验人员录入成份值自动判定煤质等级。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属加工加和磨擦学的原理,结合连续驱动摩擦焊接摩擦加热过程的特点,建立了连续驱动摩擦焊初始摩擦阶稳态扭矩在摩擦界面分布的数学模型,探讨了过渡及稳定磨擦稳态扭矩分布的特性,本文有利于连续驱动摩擦焊摩擦扭矩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模具修复梯度耐磨堆焊层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采用“母材 过渡层 耐磨层”的复合堆焊修复方法。工艺试验表明,通过打底焊过渡层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堆焊出现的裂纹。金相显微分析表明,采用Cr-Mo-W-Nb系耐磨堆焊焊条的堆焊合金组织为马氏体基体 残余奥氏体 碳化物,基体上分布的碳化物使堆焊层具有强的耐磨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堆焊表面平均硬度达到HRC60.1,完全满足模具材料硬度要求,硬度梯度分布合适,堆焊层耐磨性为母材的7.58倍。  相似文献   
9.
矿井采掘接替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计算机模拟理论建立了矿井采掘接替模型,介绍了通用模拟程序的编制方法,给出了模型的应用实例。模型既可用于编制矿井年度计划,也可用于编制矿井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10.
塔东地区侏罗系生烃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东地区10口探井110个侏罗系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有机质成熟度分析,其镜质体反射率(Ro)主体为0.50%~0.65%,烃源岩均处在未熟-低熟阶段。塔东地区中新生界地层镜质体反射率梯度仅0.17%/km,这一数值明显低于库车前陆盆地(约0.23%/km~0.25%/km),这与塔东区新生代以来地温梯度较低有关。塔东地区现今地温梯度约为19~22℃/km.根据华英参1井古温标重构了塔东地区古地温演化,表现为地温梯度在中新生代总体上不断降低,中生代为32~28℃/km,新生代为28~21℃/km.根据探井和人工井成熟度演化史分析,塔东地区中侏罗统源岩成熟度演化呈现以下特点:在白垩纪,中侏罗统源岩均处于未成熟阶段;在早第三纪末(23×106a),一部分中侏罗统源岩已处于临界成熟状态(Ro为0.5%~0.6%);至12×106a,大部分中侏罗统源岩仍处于临界成熟状态,但已有一小部分处于凹陷带的源岩镜质体反射率略高于0.6%;现今中侏罗统源岩大部分仍处于低成熟阶段(Ro为0.5%~0.7%)。塔东地区侏罗系有效烃源灶(Ro>0.7%)的分布有限,这是目前认为塔东地区发现的的天然气或原油并非源于侏罗系煤系源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