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72(LncRNA Linc00472)靶向调控微小RNA-381(miR-38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骨肉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Linc00472的表达。将骨肉瘤U2OS细胞分为pcDNA3.1组、pcDNA3.1-Linc00472组、pcDNA3.1-Linc00472+miR-NC组、pcDNA3.1-Linc00472+miR-381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鉴定Linc00472与miR-381的靶向关系。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Linc00472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瘤旁组织(0.31±0.03比1.03±0.10,t=37.1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Linc00472组细胞存活率[(100.29±10.12)%比(53.29±5.44)%]低于pcDNA3.1组(t=12.2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迁移细胞数[(266.00±23.61)个比(124.00±12.01)个]与侵袭细胞数[(131.00±13.06)个比(62.00±6.24)个]少于pcDNA3.1组(t=16.082,P<0.05;t=14.3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细胞凋亡率[(8.58±0.91)%比(26.61±2.64)%]高于pcDNA3.1组(t=19.3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381过表达可抑制野生型载体WT-Linc00472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t=19.8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cDNA3.1-Linc00472+miR-NC组比较,pcDNA3.1-Linc00472+miR-381组可增强细胞增殖[(53.17±5.33)%比(85.26±8.62)%]、迁移[(122.00±12.31)个比(223.00±22.18)个]及侵袭[(64.00±6.36)个比(104.00±10.20)个]能力高于pcDNA3.1-Linc00472+miR-NC组(t=9.499,P<0.05;t=11.945,P<0.05;t=9.983,P<0.05),细胞凋亡率[(26.11±2.62)%比(13.11±1.34)%]低于pcDNA3.1-Linc00472+miR-NC组(t=13.2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cRNA Linc00472通过靶向调控miR-381可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小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使用Allen’s击打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以及褪黑素治疗组(Mel组), 通过BMS评分观察小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嗜实验评价小鼠的抑郁及焦虑状态,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抑炎因子IL-4的基因表达, 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的数量,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激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SCI组小鼠比较, Mel组小鼠伤后21 d(3.17±0.75比2.17±0.75)和伤后28 d的BMS评分(3.83±0.75比2.50±0.55)高于SCI组(t=-2.301、-3.508, P<0.05)。Mel组的悬尾实验(126.82±21.43比174.36±14.91)和糖水偏嗜实验(70.39±6.94比58.3...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椎旁肌退变与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08例L5/S1双侧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62例,男46例,年龄26~86(52.8±10.4)岁,所有患者腰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腰椎CT和腰椎MRI等影像学资料完整。根据是否伴有滑脱及Meyerding分度将患者分为无滑脱组(28例)、Ⅰ度滑脱组(46例)和Ⅱ度滑脱组(34例)。在腰椎轴位MRI的L5下终板层面测量椎体横截面积(V CSA)、竖脊肌横截面积(ES CSA)、多裂肌横截面积(MF CSA)以及关节突关节角度(FJA),并计算平均关节突关节角度(mFJA)、多裂肌相对横截面积(MF rCSA)、竖脊肌相对横截面积(ES rCSA)、多裂肌脂肪浸润率(MF FIR)及竖脊肌脂肪浸润率(ES FIR)。比较三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病程、V CSA、mFJA、MF CSA、ES CSA、MF rCSA、ES rCSA、MF FIR以及ES FIR之间的差异,并使用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病程、BMI、mFJA、MF rCSA、ES rCSA、MF FIR、ES FIR等参数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组间年龄、体重、BMI、V CSA、mFJA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滑脱组女性患者(29%)占比显著低于Ⅰ度滑脱组(61%)和Ⅱ度滑脱组(76%)(P<0.05);无滑脱组的身高(1.68±0.06m)相较于Ⅰ度滑脱组(1.64±0.75m)和Ⅱ度滑脱组(1.63±0.54m)更高(P<0.05),病程相较于Ⅰ度滑脱组和Ⅱ度滑脱组更短(P<0.05)。三组间MF CSA、MF rCSA以及ES F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滑脱组的ES CSA和ES rCSA(3183.2±1196.38mm2和2.14±1.11)显著高于Ⅰ度滑脱组(2579.28±896.56mm2和1.65±0.65)及无滑脱组(2401.40±742.98mm2和1.56±0.58)(P<0.05);Ⅱ度滑脱组的MF FIR(40.70±14.05)%显著高于Ⅰ度滑脱组(30.39±12.98)%及无滑脱组(26.69±9.96)%(P<0.05);Ⅰ度滑脱组与无滑脱组间ES CSA、ES rCSA和MF F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81,95%CI:1.120~7.062,P=0.028)及MF FIR增加(OR=1.044,95%CI:1.003~1.088,P=0.034)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滑脱程度较重的双侧峡部裂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更严重,并且出现了竖脊肌的肥大,女性及MF FIR增加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解剖1例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变异。该变异极其罕见,为积累解剖资料,现报道如下。
  尸体标本来源于新乡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尸体为成年男性,50岁左右,身长171 cm。标本经10%甲醛溶液固定,进行防腐处理,保存约3年。使用卷尺(精确到1 mm)和游标卡尺(精确到0.02 mm)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手段波治疗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疗效。方法:5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Ⅱ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溃疡、干酪坏死型)8例,Ⅲ型支气管内膜结核(肉芽增殖型)27例,Ⅱ型、Ⅲ型支气管内膜结核(混合存在)17例,按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常规准备井插镜,将微波导线探出镜端2-30n,接触欲行微波治疗的病灶表面,调节微波功率为45—60w,时间为每次3—6S,共计25—30min结果:52例急者治疗均取得成功,40例经3—4次镜下微波治疗和镜下给药,病变得到治愈。8例病变经6—8次微波治疗和镜下给药,其中4例病情较重治疗后仍狭窄,建议球食扩张和支架置入。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能使病灶迅速缩小、治愈;咳漱、呼吸困难、肺不张明显改善,避免部分患者最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轻微颈椎外伤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髓信号强度和病程等临床特点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8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伴轻微颈椎外伤的CSM患者。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颈椎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依据Yukawa分级法进行颈髓信号强度分级, 使用改良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和骨钙素(OC), 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BMD)。采用R统计分析法评估CSM患者脊髓信号强度和病程与OP的相关性。结果 Yukawa分级越高, β-CTX升高越明显;Yukawa 0级和1级患者P1NP低于正常值, 而Yukawa 2级患者P1NP仍在正常范围内;各组患者OC值为(17.31±9.76) ng/ml, 与Yukawa分级无相关(t=-0.32, P>0.05)。CSM病程≥24个月患者髋部和腰椎Z值较CSM病程<24个月患者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髋部:W=1 100.5, P<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合并中重度椎旁肌脂肪浸润快速评分系统对腰椎退变性疾病(LDD)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接受PLIF手术的1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OP和中重度椎旁肌脂肪浸润的诊断分为无合并症组49例、OP或中重度椎旁肌脂肪浸润组68例和OP合并中重度椎旁肌脂肪浸润组24例, 统计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BMI、骨密度、术后出院日、出血量、手术节段数、双侧L3、L4、L5椎体下终板层面肌肉面积和脂肪浸润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复查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作为统计数据, 按照有无合并症分为A组(无合并症组), B组(OP或中重度椎旁肌脂肪浸润组), C组(OP和中重度椎旁肌脂肪浸润组), 应用SPSS(V26.0)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t检验比较3组患者手术预后指标。结果本研究中3组患者中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BMI、术后出院日、出血量、手术节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各层面椎旁肌FCSA和FI%在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皮质骨轨道(CBT)螺钉技术与传统轨道(TT)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但不合并椎体Ⅰ度以上滑脱或脊柱侧凸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3/4或L4/5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并且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同时不合并椎体Ⅰ度以上滑脱或脊柱侧凸的52例女性患者资料,年龄40~71岁,其中22例接受了CBT螺钉手术(CBT组)、30例接受了TT螺钉手术(TT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并发症;术后第5天经摄腰椎X线片和CT扫描观察融合器、内固定位置,以及近端关节突关节侵扰(FJV)发生率;术后3、6、12、24个月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评估植骨融合和内固定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的Oswew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CBT组与T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5.7±16.0)min和(123.8±18.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 P>0.05);术中出血量CBT组[(74±39.8 )mL]比TT组[(129±45.3)mL]少,手术切口长度CBT组[(5.7±0.6)cm]比TT组短[(8.4±0.92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48、12.004,P值均<0.05)。术中TT组有1例患者L4 2枚椎弓根螺钉出现固定强度不佳,遂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其余患者手术置钉过程均未出现置钉失败、皮质骨钉道骨折断裂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置钉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第5天经摄腰椎X线片和CT扫描观察融合器、内固定位置良好;CBT组有3例患者共4个近端关节突关节发生FJV(4/44,9.09%),而TT组中有22例患者共35个近端关节突关节发生FJV(35/60,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63, P<0.01)。术后随访5~24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的ODI及VAS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549、18.490, P<0.01);而手术前后ODI和VA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影像学随访未见螺钉松动、脱出和切割等,螺钉、连接棒、融合器均位置佳。结论 与TT椎弓根螺钉技术相比,采用CBT螺钉技术治疗伴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但不合并椎体Ⅰ度以上滑脱或脊柱侧凸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短期疗效同样可靠,而且CBT螺钉固定强度更佳、更为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和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椎旁肌退变参数之间的差异, 并分析椎体滑移率(SP)与椎旁肌退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为峡部裂组(83例)和退变组(118例)。用ImageJ软件测量L3椎弓根水平MRI图像L3椎体、竖脊肌(ES)、多裂肌(MF)以及腰大肌(P)的横截面积(CSA)及各肌肉脂肪浸润面积(FCSA), 计算各椎旁肌的脂肪浸润率(FIR)。椎旁肌横截面积与L3椎体横截面积之比定义为相对面积(RCSA)。腰椎侧位数字化X光片上测量滑移距离, 计算相应SP。用SPSS软件行数据录入及分析。分析两组间椎旁肌RCSA和FIR差异, 以及SP与椎旁RCSA和FIR的相关性。结果退变组MF-RCSA、ES-RCSA及P-RCSA均显著低于峡部裂组(0.61±0.19比0.71±0.23、2.12±0.54比2.32±0.71、0.81±0.29比0.93±0.34, t=3.173、2.525、2.681, P<0.05)。退变组ES-FIR和P-FIR均显著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