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在克服半纤维素回吸对纸浆漂白过程的不利影响方面,采用酶预处理来改善纸浆的漂白性能,降低漂白剂用量。在蒸煮方面.国外用连续蒸煮器,采用低固形物蒸煮液蒸煮工艺。这对于蒸煮过程中木素的扩散溶出,减少半纤维素的回吸,改善浆的漂白性能都是非常有利的。针对国内大多数碱法草浆厂采用间歇式蒸煮器的现状,我们对用间歇蒸煮器,麦草烧碱一葱酸法中间移液的二级蒸煮进行了研究。IXi艺条件1.l常规烧碱有酸法蒸煮工艺意酿用量0.O6%,液比l:7,蒸煮升温曲线:空转0:1讪,升温至120℃时1:0讪,升温至160℃时1:00h,保温0:40h…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水稻控灌模式、栽培模式、品种模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寒地黑土区水稻控制灌溉高产栽培模式。通过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生理性状指标、产量以及耗水量的测定,研究分析得出:控制灌溉Ⅱ为水稻最优控灌模式,控制灌溉Ⅱ+栽培密度24穴/m2+品种绿洲2的模式组合比常灌平均增产17.9%,水分生产率提高32.8%,为寒地黑土区水稻最优控灌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恒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是快速获得电子元器件失效数据、测量其寿命的有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环形腔He-Ne激光器产品,根据环形腔激光器失效概率试验数据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先验分布函数,并由加速寿命方程出发,导出了计算环形腔激光器特征寿命的公式.对环形腔激光器产品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精确地估算出环行激光器产品的寿命,极大地缩短了试验周期.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提出高校德育工作树立“双主体”理念,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和加强网上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提出高校德育工作树立“双主体”理念,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和加强网上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动力纺丝法,制备了连续稳定、结构均匀的海藻酸钙水凝胶纤维,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水凝胶纤维直径的影响,制备了包裹有细胞的水凝胶纤维,细胞在水凝胶纤维中能够有效存活与生长,表明其可以用于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适当的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优化催化剂配方和加入添加剂的工艺合成了镍系低门尼黏度顺丁橡胶(NiBR)。结果表明,加入含氧类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可以加宽NiBR门尼黏度的调节范围;加入α-烯烃类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可以明显降低NiBR的门尼黏度;在环烷酸镍-三异丁基铝-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含氧类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四组分体系中,可使三异丁基铝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的摩尔比较低,以减少催化剂用量;加入少量苯类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NiBR的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应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精准控制测坑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与叶片叶绿素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水灌溉条件下,在灌浆期低水中肥试验处理的LAI分别比低水低肥、低水高肥和低水无肥处理提高了8.9%、6.9%和10.2%。高水灌溉条件下,灌浆期高水中肥处理的LAI分别比高水低肥、高水高肥和高水无肥处理提高了18.9%、6.3%和28.8%。施氮量对玉米叶绿素的影响大于灌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施氮量对玉米叶绿素的影响越小。10 mm和20 mm单次灌水量对玉米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施氮量水平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建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方程和叶绿素含量方程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液中膜MBR工艺采用日本板式微滤膜,是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化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该工艺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污染物停留时间长,实现了SRT和HRT的分别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量少,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可靠。采用该工艺对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工程应用,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出水COD_(Cr)、氨氮、SS等指标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要求,出水可回用于浇洒道路、绿化、冲厕等,对于要求水质较高的中水回用场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Living Technology废水处理技术。它是一种将植物和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结合起来的新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较而言,在建造费用、美观、能量消耗等方面都优势明显。与人工湿地技术相比,则具有可控性强、处理效率高等优势。Living Technology的优点决定了其在我国农村污水、乡镇企业污水以及景观水回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