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环境安全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庆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北大、清华等科研大院大所和高等院校中的一批知识分子汇聚在中关村,创办了一批科技型企业。  相似文献   
2.
钢铁领域是当前资源能源消耗大户,是影响环境的重要产业,资源、能源和环境已成为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我国对环境保护已经采取相应措施,低碳减排,节能降耗已是当前的发展趋势,钢铁行业可通过发展模式节能、产业结构节能、技术节能,推行绿色发展,对于当前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几年水体中重金属检出率和超标率变化的分析、重金属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等对河北省地表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虽然总体呈好转趋势,但仍然存在环境健康风险。由此分析了河北省地表水污染原因主要有地表径流少、企业排污等,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加强环境监管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原位治理技术在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存在治理效果维持时间短,甚至引发二次黑臭的问题。为深入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维护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效,本研究深入分析几种常见的原位治理技术,归纳总结原位治理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或应用误区,点明实施原位修复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是彻底的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明确各原位治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县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供借鉴,推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向生态、安全、高质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渤海典型海域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雪  马启敏  周华  程海鸥 《环境化学》2012,31(9):1315-1320
对渤海典型海域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分别采集葫芦岛市近岸海域(1#)、东营市近岸海域(2#)、营口市近岸海域(3#)9个站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经索氏提取、柱净化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各站位都表现为双峰型,显示了陆源与海源双重贡献特征,但主导峰各不相同;正构烷烃含量(∑n-alk)均值分别为5.43μg.g-1、2.27μg.g-1、4.30μg.g-1;三海域碳优势指数CPI、奇偶优势指数OEP、姥鲛烷和植烷比值Pr/Ph等特征比值基本相同,指示混合来源及中性偏氧化的沉积环境;C31/C19均值分别为11.19、4.51、6.73,短/长链比值L/H均值分别为0.50、1.48、1.31,类脂物比值TAR均值分别为3.61、1.03、1.19,综合显示葫芦岛市近岸海域正构烷烃来源主要为陆源高等植物,而营口及东营近岸海域沉积物正构烷烃更多来源于内生浮游生物源及石油源,三海域沉积物受人类污染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2#海域(东营)>3#海域(营口)>1#海域(葫芦岛市),且东营近岸海域沉积物受石油污染特征明显.这些特征都与3个海域周边城市发展与污染输入特征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亚楠  马启敏  程海鸥  岳宗恺  韩雪 《环境化学》2012,31(10):1652-1653
东昌湖位于被称为"江北水城"的山东省聊城市城区,初现于宋熙宗三年(公元1070年),环绕古城四周,以黄河水为源,常年蓄水,湖底平坦,水深平均为2—3 m,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人工湖泊[1-2].自2000年来,东昌湖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研究表明,东昌湖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是氮而不是磷,应将对防控东昌湖富营养化的重点放在对  相似文献   
7.
接枝淀粉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研究了Ce(Ⅳ)/HNO3引发体系下,丙烯酰胺──淀粉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由此得到的接枝淀粉接技效率达到94.9%,支链分子量超过300万.对多种工业污水絮凝处理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污泥沉降速度均不逊于聚丙烯酰胺300万产品.  相似文献   
8.
按照目前的趋势,今后20-50年全国年平均温度可能升高2.5-3℃,将导致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在此背景下,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生态农业优势明显。应组织和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采用农民用得起、用得上的技术,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污水排放对湖水天然水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丹  张远  韩雪娇  冯胜  于涛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0):3121-3130
为揭示太湖流域污水排放对湖水天然水化学(主要离子)的影响,对太湖上游19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出水及雨水、入湖河水和湖水中主要离子进行了分析,同时收集历史数据对比了太湖1950s年代和目前的天然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水体天然水化学类型主要受流域碳酸盐岩风化作用控制,而受雨水影响较小;流域排放的污水主要离子特征类似于干旱地区的河水,部分工业污水甚至具有海水水化学特征,说明人为活动对当地淡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同时,太湖水化学已从60年前的重碳酸盐钙型水转变为目前的氯化物钠型水.进一步通过修正的完全混合断面污染物浓度模型的计算结果显示,生活污水排放可以解释对太湖多数主要离子的影响,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可以更好地解释Cl#的变化;但太湖Ca2+和Mg2+浓度(硬度)的增长受污水影响较小,而是受流域酸沉降的影响控制.分析显示,60年来受流域不断增长的污水排放影响,太湖水体的优势阴阳离子组分均已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湖水(Ca2++Mg2+)-HCO-3和(Na++K+)-Cl-均分布在1∶1线上侧,而(Ca2++Mg2+)/(Na++K+)比值则下降了约1半,同时湖水的Cl#/Na+比值显示出显著的升高趋势,说明流域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太湖水化学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湖泊水化学演化研究及强烈人为干预条件下的水环境管理提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韩雪  王春梅  蔺照兰 《生态环境》2014,(9):1503-1508
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以北京西山地带性植被栎树林(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为对象,主要研究温带森林植物凋落物分解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为更好地了解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地区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提供参考.通过模拟氮沉降,研究不同形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混合态氮)和不同水平氮沉降(对照0 kg·hm^-2·a^-1、低氮处理50 kg·hm^-2·a^-1 和高氮处理150 kg·hm^-2·a^-1)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在2 年的时间内调查分析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动态和碳(C)、N 含量及w(C)/w(N)比值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氮沉降均使凋落物分解速率减缓,且随氮沉降剂量增加,凋落物分解速率相比对照分别减慢了9.88%(硝态氮低氮)、15.02%(硝态氮高氮)、11.46%(铵态氮低氮)、14.62%(铵态氮高氮)、13.04%(混合态氮低氮)和16.20%(混合态氮高氮).且不同氮沉降类型、不同氮沉降水平间差异显著.不同形态、不同水平的氮沉降显著地增加了凋落物N 含量(P=0.061,P=0.087),其中混合态氮沉降对凋落物中N 素含量增加最显著(P=0.044).但在分解过程中,各处理均未对凋落物C 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水平的氮沉降显著降低了凋落物的w(C)/w(N)比值,而且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氮沉降对凋落物w(C)/w(N)比值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1).综上所述,通过对模拟氮沉降后凋落物残留率等的变化分析,得出氮沉降对温带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