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宋安  习勇  魏急波 《电子工程师》2005,31(5):56-58,80
NAT(网络地址翻译)技术有效地解决了IP地址紧缺的问题,为实现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一个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的嵌入式平台上实现NAT设备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文中介绍了NAT技术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在自行设计的ARM7嵌入式硬件平台上基于μCLinux操作系统实现了NAT的功能,并通过实现其他相关功能,构建了完整的NAT设备,完成了小型网络接入Internet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ATM交换电路CUBIT-305804的工作原理,结合ATM综合交换设备的具体实现,给出该电路在嵌入式平台下与MPC8260微处理器的接口应用实例,介绍该电路的配置方法和软件驱动流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PPCBOOT的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建立,阐述了PPCBOOT的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并给出了一个开发实例,对于Linux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智能体构建的无线通信网络在受到外部恶意干扰时,智能体需要与环境进行大量交互来学习干扰规律和优化抗干扰策略。为了有效模拟和验证智能体与外部干扰环境的学习交互过程,需要构建智能干扰规避仿真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NS3-gym框架的智能干扰规避系统,NS3模拟智能通信网络场景并将感知到的网络状态数据作为智能体的输入,智能体对输入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得到干扰规避决策,并通过gym与NS3之间的交互将其返回到NS3中的仿真网络进行抗干扰策略部署。NS3-gym框架提供了NS3和OpenAI gym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在Ubuntu20.04系统下搭建了智能干扰规避系统的仿真平台,分别验证了Q学习算法以及WoLF-PHC算法在扫频干扰、贪婪随机策略干扰、跟随干扰、随机干扰四种场景下的抗干扰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系统架构与仿真平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频率选择性信道下放大转发模式的多中继协同系统的波束成形因子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化接收端总误比特率(BER)为目标,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所提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并且可以使接收端的总BER最小。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本算法可以显著降低接收端的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6.
无线Ad Hoc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要发挥其作用需要有效的MAC协议的支持。文章指出面向无线局域网的802.11协议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具有分布式及多跳特性的无线Ad Hoc网络。文章论述了多信道的、发送功牢控制的、节能的、开发信道分集的等各种结合物理层技术的MAC协议的最新进展,说明了其设计方法与途径,并提出了进一步可能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提高声光偏转器空间分辨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温涛  魏急波  马东堂  庄钊文 《中国激光》2005,32(12):631-1635
由声光偏转器件(AOD)和四像限探测器(QD)组成的闭环光束跟瞄系统与以往的快速反射镜(FSM)和四像限探测器组成的跟瞄系统相比,具有带宽高、功耗低、重量轻、体积小、重复性好和控制简单可靠等优点。然而,随着控制光束偏转的超声波频率变化的加快,单声光偏转器件(SAOD)的空间分辨点数会随之下降,影响光束控制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快速、非机械、高精度光束偏转方法,采用二级声光偏转器件(DAOD)进行光束控制,与一级声光控制器相比具有更快的光束控制速度,更高的空间分辨点数和更宽的扫描范围,可以显著提高光束跟踪的速度和精度。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求静态和动态分辨点数的方法,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差错信道下IEEE 802.11 DCF最优帧长分析及信道自适应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差错信道下IEEE 802.11 DCF在饱和状态下的吞吐量以及帧长度对吞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的误码率(BER)下存在最优的帧长使得系统吞吐量最大,并且该最优值与发送节点的数目无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BER区间划分的帧长控制的信道自适应发送策略.仿真表明,与固定帧长的发送策略相比较,使用该策略在差错信道下可以有效地提高吞吐量.  相似文献   
9.
用普通电话线实现Internet高速接入的ADSL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文章阐述了利用微处理器MPC850实现ADSL用户端设备的思路和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以太网控制器DM9000A提出了一种应用于SDR基带信号处理平台的高效以太网接口方案。文中介绍了DM9000A的功能原理,并结合全数字接收机的具体实现,给出了该芯片与Xilinx系列FPGA的硬件连接方法和软件初始化及数据收发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