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20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观组织对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微观组织的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38MnVS的疲劳性能,并与调质处理的40Cr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温正火态38MnVS钢(38-N)具有粗大的贝氏体组织,疲劳性能最差;高温退火态(38-A)和热轧态(38-R)38MnVS钢具有粗大的网状铁素体,其疲劳性能亦较差;热锻态(38-F)具有细小均匀的微观组织和低的铁素体/珠光体硬度比,具有优于调质态40Cr钢的优异疲劳性能.因此,控制锻轧后微合金非调质钢38MnVS的微观组织可提高其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
16MnNiV钢由16Mn, 16MnV钢发展而来,棒坯经热穿孔轧制成为管坯后,再进行冷轧、冷拔和热处理,用于制备高强度小口径的高压油管。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物理化学相分析法研究了在拉拔制管过程中小口径16MnNiV无缝钢管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演变,揭示了其微观组织以及第二相析出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了其强化增量,相关结果可以为高强度高压油管的材料研制和性能提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实验钢在拉拔制管过程中的主要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随着冷拔工艺的进行,实验钢的有效晶粒尺寸呈现减小趋势。从析出情况来看,一次拉拔后退火会增加其析出总量,二次拉拔后退火不改变其析出总量。通过EDS分析得知,析出的第二相粒子为VC。经过冷拔过程以及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实验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逐渐增加,伸长率逐渐降低。强化机理计算可知,由于冷拔过程变形量较大,实验钢屈服强度的提高主要来自于细晶强化的贡献。?6.35 mm×3 mm圆管经过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达到960 MPa以上,屈服强度达到864 MPa,伸长率达到15.5%,...  相似文献   
3.
研制出一种微合金化中碳结构钢作为打叶刀基本材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使碳化物颗粒与钢铁基体牢固结合的复合焊接新工艺,由此研制生产出可替代进口的高性能复烤打叶刀,其主要使用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外进口产品.对打叶刀基体材料的微合金化设计及热处理工艺设计、新型复合焊接工艺的优化及碳化物颗粒尺寸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Thermo-Calc和相关文献的测试数据,推导出β-锰和α-锰在奥氏体中的平衡固溶度公式分别为:log[Mnβ]r=2 033-249 4/T,log[Mnα]r=1 931-161 5/T,锰在铁素体中的平衡固溶度公式为:log[Mn]α=1 637-584 0/T,它们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磷酸料浆泵叶轮用新型铁素体不锈钢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磷酸料浆泵叶轮用的一种新型铁素体不锈钢,探讨新型钢的合金成分设计,熔炼与热处理工艺设计,显微组织及性能,新型铁素体不锈钢含铬量,含碳量较高,其中Cr w%:26.0%-32.0%,CW%:0.4%-1.2%,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00-900℃固溶化处理。挂片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铁素体不锈钢钢较以往的奥氏体不锈钢在磷酸料浆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WPF2型二米平面光栅摄谱仪”、“D/MAX - 2 0 0 0型X射线衍射仪”、“MTS81 0Test star材料试验机” ,对采集的不同地域土样进行胶结 (同种配方及工艺 )、测试、分析研究 .其结果是 :(1 )测得抗压强度为 (4.3~ 1 5 .6 )MPa ,最高可达 1 7MPa .(2 )土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和pH值 (在4~ 8)及密度的大小对抗压强度值影响不大 .(3 )土中含有较多量的Quartz ,syn—SiO2 和Gismon dine -CaAl2 Si2 O8·4H2 O、Kaolinite等长石类物质 ,对提高土胶结后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都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低温回火工艺,使50CrV钢的硬度提高,通过对比实验和采用透射电镜,探讨了低温二次硬化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低温回火时VC的弥散折出导致了50CrV钢的硬度升高,微合金钢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Nb,V,Ti的沉淀强化和固溶强化引起低温二次硬化。  相似文献   
8.
应用目前世界上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田口方法”,对有机磷化这一新型表面处理工艺进行研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优化设计,即主要采用“田口方法”中的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获得高稳定性的工艺过程,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钢铁材料的微合金化原理和强韧化原理,对广泛使用的含钛渗碳钢的钛含量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钛含量,不影响其在渗碳过程中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但可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含钛渗碳钢中的液析氮化钛,从而提高钢材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有计算方法,对低碳钢中铌的碳氮化物NbCxN1-x中的x值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NbCxN1-x中的x值主要受成分和温度的影响,随钢中C含量增大、N含量减小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之.通过与相关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在一定的成分、温度范围内计算结果与之符合良好;对于超出该范围的Nb微合金化低碳钢,计算结果可作参考.给出了温度和范围成分分别为1050~1250℃和0.10%C-0.005%N-0.20%Nb~0.20%C-0.005%N-0.20%N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