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同步感应线圈炮驱动线圈馈入强脉冲电流时,形成变化的磁场,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之间将产生强大的磁场力,磁场力使弹丸线圈发射出去.而磁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磁场的大小和分布直接决定,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磁场分布进行研究.文章根据同步感应线圈炮的工作原理,建立其磁场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利用Matlab编制程序对同步感应线圈炮磁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其磁场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改善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结构和提高其性能提供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直线感应电机推力小,速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速多级圆筒型直线感应电机,其具有动子质量轻,推力大,加工难度小等优点,特别适于高速发射领域.基于电磁场理论,推导考虑级间耦合的直线感应电机数学模型,用该模型分析电机的动态性能,得到了定子电流、动子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变化规律,并进行样机实验,其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场耦合理论,推导出考虑烧蚀的电磁场-温度场耦合的物理方程。利用APDL语言编制相应程序,分析了在考虑电枢烧蚀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和温度的分布状况。电枢三维烧蚀分布与IAT试验结果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块状电枢在导轨间运动过程中,烧蚀首先发生在导轨与电枢接触面前端边缘。在仅考虑焦耳热情况下,电枢前端烧蚀分布比较一致,电枢两侧边缘差别较大;考虑烧蚀和不考虑烧蚀情况下电磁场和温度场分布存在很大不同。此研究为揭示电磁驱动装置烧蚀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疲劳寿命理论的分析,利用三维软件建立电磁驱动器的驱动线圈模型,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经过静力分析后,进行驱动线圈的疲劳寿命预测.将分析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的结构优化研究提供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对驱动线圈结构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并从仿真上验证了优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多级线圈发射装置的放电时序,需要根据电枢运动位置进行触发控制。使用光电传感器检测位置存在易受环境干扰与异物遮挡等问题。基于差动变压器与运算放大器组成自激振荡回路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线圈发射装置的位置检测装置。分析了电路原理,并采用低阶因子叠加拟合高阶系统的方法,分析了器件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设计电路。通过仿真软件对检测装置电路进行了仿真,并对装置功能进行实验验证。在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将检测电路模型与多级线圈发射装置模型结合,进行触发控制,仿真验证了基于位置检测电路的触发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磁线圈发射装置在每次发射后其身管位置存在数毫米的变化,无法确保装填精确到位这一问题,开展了智能装填系统中自适应轨迹规划的设计与研究,并对智能装填系统的装填终点位进行了精确的自适应位置控制设计。采用激光测距技术检测发射装置身管的实时位置,利用EtherCAT实时工业以太网对数据进行计算转换,完成对智能装填系统的装填终点位的实时在线修正,结合PLC轨迹规划技术实现了智能装填系统中的自适应轨迹规划。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测距技术运用在位置控制中,装填控制精度可达±0.15 mm,使得自动装填的柔性增加,每次装填时终点位反馈与终点位命令跟踪良好。经计算,控制的超调在0.006%以内,终点位的位置偏差在12.2μm左右。由于激光的运用,装填系统多了一层保护,不需要每次装填至最大行程225 mm处。由此可见,该设计增加了智能装填系统整体的鲁棒性、稳定性和冗余性。研究拓展了激光测距技术在自动装填领域中的应用,为后续自动装填控制系统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底座参数对平板线圈电磁发射装置发射性能的影响,采用Maxwell 2D软件建立了二维电磁发射装置仿真模型并分析了底座材料、底座厚度、底座与平板线圈距离对电磁发射装置发射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用合成纤维底座代替钢制底座,可大幅提高发射装置的发射性能;当采用钢制底座对线圈加固时,在保证机械强度的前提下,降低钢制底座的厚度,同时增加其与平板线圈的轴向和径向距离可有效提高发射装置的发射性能。在对仿真结果分析后,提出了底座的工程设计方法。仿真结果和设计方法对电磁发射装置加固底座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线圈驱动器驱动线圈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线圈驱动器发射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驱动线圈的受力情况,总结出驱动线圈的设计原则,并根据该设计原则,设计并制作三种不同驱动线圈组件,进行强度试验.试验表明:热量、电磁力是驱动线圈断裂的主要原因,而匝间绝缘破坏是驱动线圈断裂的主要形式.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在不改变匝间厚度前提下,通过加冷却系统和在匝间加垫块或支撑的方法可以...  相似文献   
10.
高压带电环境下测量温度是一项既困难又危险的试验.本文介绍了使用热电偶对电磁发射器驱动线圈内部温度的测量过程,并利用应变片及压力表对线圈的稳定性进行监测,以防止发生爆裂现象.本文还简述了线圈内部平均温度的计算过程,将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对并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