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71例Schatzker分型为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采用膝关节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经皮钢针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固定物失效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外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但固定失效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关节功能活动的优良率高,有利于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52例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根据Johner-Wuhs法评价患肢膝、踝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术6个月,根据Johner-Wuhs法评价患肢膝、踝关节功能,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符合生物及力学原则,可最大限度的保护皮肤软组织,减少骨折端血供的破坏,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谷绍芳  成玉芙 《右江医学》2009,37(4):401-40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2∶1比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1%(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镜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信阳市信钢医院收治的7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采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与Lowa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分别评估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的踝关节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Mazur和Lowa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Mazur和Low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可有效缩短切口长度及手术和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踝关节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有限切开复位组(采取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n=69)与闭合复位组(采取交锁髓内针闭合复位内固定术,n=61)。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骨折部位、AO/OTA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下肢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2.85±11.07) min、(12.02±3.55)周,短于闭合复位组的(86.94±13.44)min及(14.66±4.10)周(P<0.05)。两组骨折愈合率分别为92.75%与81.97%,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1.59%与18.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分别为89.86%与7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增加骨折断端有效接触面积,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效果优于闭合复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撬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10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撬拔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经皮撬拔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测量值结果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差异不明显。结论撬拔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创伤小等优点,且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较少,因此,把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实行经皮撬拔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内固定医治下肢复杂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4年所收治的下肢复杂型骨折患者74例实行 研究分析,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术实行医治,而研究组给予C臂下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实行医治,对两组医 治情况观察.结果 术后对两组实行随访,发现研究组在愈合时间、下肢功能的恢复优良率上均比对照组好,两组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下肢复杂骨折患者实行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医治,效果显著,并且固定牢靠、较易操作,促进骨折位置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赵海建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499-3500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固定对踝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6例踝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2个月,以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评估足部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3.5±11.3)min、手术切口长度(3.2±1.3)cm、住院天数(7.6±1.2)d、骨折愈合时间(86.4±11.3)d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0%低,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88.4%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内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踝部骨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更有利于促进患者足部功能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接收治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包括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 a,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胫骨干骨折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胫骨干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骨愈合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总耗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伤口感染等,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行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24个月时踝关节的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0.05)。实验组术后24个月时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0.05)。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概率,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下颌骨骨折治疗的传统疗法回顾 ,以及对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目的、原理、方法、并发症及愈合的探讨 ,阐述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 ,促进骨折直接愈合 ,无外骨痂形成 ,加强了骨折处稳定性、重建良好的咬合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9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A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携提角与随访结果的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前,Ⅱ型、Ⅲ型患者携提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Ⅱ型、Ⅲ型患者携提角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与闭合复位内固定相比可更有效控制携提角丢失情况,最大限度恢复患者术后肘关节伸直功能,为有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1年1月,采用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3例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结果:随访6月~4年,平均24月,按Cooney评分法:优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陈旧伤),优良率76.9%。结论: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可达到腕舟状骨骨折端解剖复位,有利于舟状骨骨折近段和月骨血供及腕关节轴线的恢复,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早期诊断疗效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4月~2010年1月来我科就诊的80例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利用微创技术,采用手法复位经皮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术后均随访6~24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34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95%;对照组优21例,良7例,中8例,差2例,优良率为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下行经皮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有很好的疗效,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隆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总结13例胫骨隆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体会。方法:13例Ⅱ型以上胫骨隆突骨折的患者接受了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手术切口为膝前内侧切口的下半段,内固定物为粗的不可吸收缝线或直径1 mm的钢丝。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均恢复正常的稳定,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0°(伸)~120°(屈)。结论:Ⅱ型以上骨折应积极地进行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对24例27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治疗。骨折分型采用Sanders分型法,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术后皮缘坏死4足,经治疗痊愈。按Mary 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功能,本组27足骨折中,优12足,良11足,可4足,优良率85%。结论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和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37例三踝骨折患者,随访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和踝关节功能.采用Baird-jaekson评分标准评价结果.结果 37例患者得到3~35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无切口感染、骨不连和内固定失败病例发生.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优23例,良11例,可3例.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骨折AF系统复位内固定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AF系统(脊柱复位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探讨内固定与撑开复位疗效.方法 用AF系统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后常规X摄片并随访病人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85例术后X摄片前后比较椎体恢复2/3以上高度75例,肌力恢复1~3级,疗效满意;10例椎体高度恢复欠佳,不满意, 5例为陈旧性损伤,无变化.结论 椎板减压、可靠内固定、恢复椎体高度是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关键,椎弓根角度螺钉对撑开复位恢复椎体高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沈继  安智全  高洪  王建伟 《河北医学》2012,18(11):1560-156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掌侧型巴尔通骨折(Barton's fractur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采用手术治疗掌侧型Barton's骨折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手术后骨折关节面均达到解剖复位,住院时间4-13d,平均5.6d,1例患者术后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抗生素应用后愈合.随访6-12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临床愈合时间6-8周,平均6.9周,34例均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 2-10个月,功能评价优26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12%.结论:早期手术治疗掌侧型Barton's骨折可达到骨折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